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一个叫做“华佗”的人,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他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在这里举个例子,太平天国,在阉割太监的时候,就发生了非常惨痛的事件,召集了1000多人阉割,最后活下来了的只有200人,存活比例不到五比一,割这么点的小玩意都要死那么多人,更不要说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末年,开肠破肚后还能满血复活了?
华佗是中国古代唯一敢动手术的神医--众所周知。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位外科鼻祖的命运,竟与一位绍兴老宅里的文人结下生死纠葛。1926年,鲁讯在《日记》中写下:“今天又翻了几页《华佗传》,觉得他实在是个混蛋。”这句话像炸弹在中医界炸起了千层浪花。
中医起源于原始社会至春秋时期,是先祖们在谋求生存与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积累的原始医药卫生知识,总结出的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到了现在中医逐步让位于现代医学,开始偏向预防疾病与养生,试图减少人们的患病频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人类的寿命,那么古代将中医融会贯通的神医们又活了多久呢?
华佗,字元化,东汉沛国谯人,三国著名医学家。但这种治疗方法在当时却受到医学界,有守旧思想人的攻击,他们认为,抛割手术会使人的元气大受损伤,经过抛割手术的人即使不死也活不长久,这些人的攻击并没有使华佗畏缩不前,他为了替人们解除痛苦,依然决然的继续钻研并利用外科手术来治病,以事实来回答这种攻击。
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直到今天,“汉”依然是中国最大的图腾。汉朝是全面将黄老之学的修行方法运用到国家治理上,讲究“休养生息”,让人民自己发挥积极性,而不是过多控制。汉朝更是恢复中国上古文化的高峰,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第一次伟大复兴就是汉朝。养生学更是从汉朝开始才有系统的研究和梳理。
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曾有这么一段经典桥段,关公刮骨疗伤, 其高超的技艺让关老爷都十分钦佩。中国历史上从不缺乏名医,但能做华佗这种水平却实属让人钦佩,《后汉书·华佗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