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千年的乐山大佛站起身,在岷江上随着近期流行的韩国歌手朴彩英的歌曲《APT》舞动;兵马俑在博物馆闭馆后活动筋骨,叉腰舞手来了个“青海摇”……打开短视频平台,文物竟纷纷通过AI视频生成技术复活,踩着流行音乐的节奏,模仿短视频热门的舞姿。
新华鲜报丨跨越2000余年!“东方睡美人”辛追AI重现穿越2000余年,能否看到古人真容?AI助力下,这一愿望正成为现实。5月17日,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在数字化领域的重大应用。
观众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奇遇三星堆”展览上拍照。 陈其保摄(新华社发)在“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游客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云冈石窟第10窟进行数据采集。
数字博物馆,是历史与未来交织的梦幻空间,它以数字之翼,让千年文化翩翩起舞于云端之上。当游客踏入数字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他们手中的智能设备便化身为通往过去的钥匙,AI智能识别系统迅速响应,为每位访客量身定制导览路线,AR技术与室内导航技术结合的博物馆AR导览系统则像一名博学多才的讲解员,引领着他们穿梭于历史的长廊。
智东西2月24日报道,根据央视频官网,首部中国原创的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将于2月26日起在总台综合频道播出。《千秋诗颂》讲述了讲述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诗人的诗词及人生故事,共26集,每集约7分钟。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漫步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凝望着诉说历史、见证文明的文物想象着如果它们有生命会讲述怎样的故事用AI唤醒沉睡的文物身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嘉年华”新华社“百闻不如一见”栏目带你体验“博物馆奇妙日”外形独特、表情夸张的文物在AI的“复活召唤术”下担当起了“气氛组”
来源:海外网【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海外网专访舒展“不论是区块链技术,还是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已经广泛应用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