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呈贡区洛龙街道王家营社区为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升生活质量,从组织建设、多样服务、暖心慰问等多方面,打造新时代养老服务新模式。王家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为依托,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医护人员正在义诊。 记者黄河清摄2022年老年户籍人口为121.51万人,占比20.45%,人口老龄化显现。近年来,昆明市建立了医养结合工作新模式,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养老服务融入健康理念2016年底,昆明市被纳入国家第二批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城市。
近日,昆明鹏瑞利康护社区即将投入使用,12月20日第一批客人将正式入住。作为一站式养老服务机构,鹏瑞利康护社区依托昆明南站的交通枢纽优势与区域发展规划精准定位,凭借自身创新模式与卓越服务,为呈贡本地高品质养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聚焦民生福祉、推动养老服务升级的生动样本。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7月29日,记者从云南省康旅集团获悉,在第8届南博会上,该集团重点对旗下“云甘美︱悦养园城”健康养老综合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展示,综合体位于昆明高新区,交通便利、社区成熟,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赋能,实现一个综合体拉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协调发展。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加快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11月22日,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云光社区组织举行了“敬老爱无边 云光情更浓”文化活动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启动仪式。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太好了,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上这么多文化课。”家住西山区西苑街道秋苑社区的杨阿姨幸运地成为西山区“家门口乐活学苑”的首批学员,出家门仅5分钟路程,她就能到达上课地点,十分方便。以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像杨阿姨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
掌上春城讯近年来,盘龙区青云街道青裕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老年群体幸福感为目标,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为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着力点,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主体”老年人关爱机制,实现养老服务工作持续升级,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
来源:【云新闻】在昆明安宁市金方街道新村社区,居住着4500余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高龄、空巢、独居、患病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由此面临的老年群体食有不便、乐有局限、医有不足等问题,曾一度成为困扰社区发展的“老”难题。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4月25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合五华区政协在莲华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召开“创新区域协同模式,助力社区养老助老品质提升”院坝协商议事会。市政协副主席王键出席并讲话。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人患病住院陪护难已成为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为减轻家属负担、提供更好的服务,早在2001年,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开始探索开展免陪护照护服务。
近日,昆明市五华区综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五华区“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创新举措,该平台通过8大子系统建设、老人家属用户端、服务人员端、机构端App及小程序,形成了老年人点单、机构接单、服务人员上单的线上模式。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8月20日,康普惠龙溪医养中心开业仪式在昆明举行,该项目打造“养老+医养”新模式,标志着康普惠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康普惠龙溪医养中心作为新兴的医养结合机构,致力于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照护服务。
睦邻合伙人结对帮扶模式下的老人们在互帮互助。前段时间,家住西山区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区的赵爷爷家里没有药了,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和自己结对的社区睦邻合伙人——62岁的刁兴良。刁兴良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赶到赵爷爷家,带他一起去医院开药。“要是没有小刁,我的生活还不知道过成啥样。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李杭蓉)近日,西山区海口街道云光社区举行社区养老项目招商签约仪式,标志着社区与企业合作的产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正式开启。云光社区是云南省重要工业基地,众多退休工人成为社区常住人口。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刘微)“姜大爷,我先照顾你洗漱、吃早餐,稍后医护人员为你检查身体和做护理,下午我帮你把床单被套换洗一下吧,这样你住着也舒心……”在联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病区,护工陈开珍一大早就来到病房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
昆明市呈贡区洛龙街道碧潭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养老”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养老精细化服务水平,在组织保障、阵地建设、教育提升、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绘就社区养老服务新画卷。组织筑基,教育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