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意大利游记》《海顿、莫扎特和梅塔斯塔兹传》《意大利绘画史》《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论爱情》《罗西尼传》《拉辛与莎士比亚》《阿尔芒丝》《罗马漫步》《红与黑》《亨利.布吕拉的生平》《吕西安.娄万》《帕尔马修道院》《瓦妮娜.瓦尼尼》《卡斯特罗女修道院院长》《爱好自我分析者回忆录》等。
童年读物,在中年后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七部读《红与黑》。这是一本具有很大争议的书,特别是对主人公于连的评价,往往是两极分化很严重,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到底是一个“软饭硬吃”的男人,亦或者一个想要“胜天半子”的悲剧男人?
司汤达,法国小说家,法国十九世纪上半叶最具独创性、最复杂的作家之一。他十七岁就投身军界,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亲身参加过马朗戈战役、耶拿战役,曾经进驻米兰、占领柏林,目睹过莫斯科的熊熊烈火,经历过撤离俄罗斯的大溃退…
1824年,波旁王朝“查理十世”阿图瓦伯爵继位,力图恢复君主专制统治,恢复贵族和教会的特权,终于在1830年七月,激起民变,史称七月革命。《红与黑》问世之初,因其赤裸裸的批判性让人不忍直视,故未引起太大的轰动。
我记不得我在什么时候读的这部作品,大概与记忆的距离有点遥远,这部书的情节也已经变的模糊,但是这本书中的精髓在我的脑海里却越发变的清晰而深刻。 “红”代表着骑士精神,“黑”代表着教会。从书名就可联想到诸多历史:拿破仑时代、波旁王朝。那是个腥风血雨的时代,给人一种大雨滂沱的感觉。
一部法国小说的问世,成为欧洲文学19世纪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也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又被大作家海明威列为人生必读之物,这部小说便是司汤达的巅峰之作——《红与黑》。因为这部作品,在法国出现专门研究司汤达的机构,可见《红与黑》影响之大。
到目前为止,于连是个自卑自负但伪装能力不错的男人,想要出人头地,本身为人处世能力情况不明,精通拉丁语,极端渴求权势,这本身没什么不好,但他追逐地位过程中第一时间出现在脑子里的路径,竟然是吸引地位尊贵的漂亮女人的青睐?
Julien sut si bien faire que moins d'un mois après son arrivée dans la maison, M. de Rênal lui-même le respectait. Le curé étant brouillé avec MM. de Rênal et Valenod, personne ne put trahir l'ancienne passion de Julien pour Napoléon, il n'en parlait qu'avec horreur.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作者司汤达用冷静客观的笔触,围绕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的失败,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作为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孟京辉再次改编经典,《红与黑》受到了很多关注,也得到了不少好评。10月17日,在乌镇戏剧节“小镇对话”活动中孟京辉、史航、陈明昊和法国使馆文化专员白莫迪一起探讨了此次对经典名著《红与黑》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