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虽然有泉山、鼓楼、云龙、铜山、贾汪5座市辖区以及由市级直属直管的功能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淮海国际港务区,但目前真正在各个方面都属于主城区的只有泉山、云龙、鼓楼3区的实管区域,以及徐州经开区的大部分区域、淮海国际港务区。
徐州经济开发区只是一个简称,全称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国内所有城市甚至县区都有自己的经济开发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若干个级别,是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属于功能区,而非行政区,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可以跨行政区。
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徐州下一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我也去徐州规划馆实探,把看到的城市重磅规划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1、至2049年,徐州中心城区+开发区片区+高新区片区+贾汪+潘安新城+临空产业园建成区面积约720平方公里,人口约380万人。
最近,徐州市铜山区境内全长2.395千米的徐韩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通车,市民驾车可由此通过徐州北互通直接驶入徐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经“高速大四环”进入徐州高速公路网,“快—高”转换无缝衔接,徐州都市圈实现互联互通。
十二五期间,铜山区五年投入40多亿元,建设或建成京沪高铁、郑徐客专、珠江路快速通道、疏港公路、徐淮快速通道、黄河路贯通工程、310国道铜山段、中山南路延长段等一大批徐州市“三重一大”工程,使铜山初步形成了内引外连、东西贯通、南北纵横的交通大格局。
近日,徐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徐州市域总体规划》相关情况。根据通报的内容,徐州君大致描绘出25年之后,徐州可能会是这个样子!1、城区:“一核一廊一主六片”中心城区人口:500万人,包括贾汪、铜山。虽然铜山、贾汪都为区级行政机构,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正式纳入到城区范畴。
在徐州,铜山区的经济体量有目共睹,其GDP不仅一直位居徐州市各区县之首,也是苏北地区最高的区。虽然长期以来的经济数据、成果很好看,但不得不说铜山面临的形势还是很难的,比如行政区划严重不合理、内部发展不均衡、设区至今仍不能融入徐州主城区等,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制约铜山继续做强的重重阻力。
站在新起点,铜山满怀信心“归零”再出发,主动把自己放在更高“坐标系”,跳出苏北、跨过苏中、挺进苏南看铜山,制定更高的追赶目标,摆脱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大胆同先进地区同台竞技,在提升定位、以进为守中实现跨越发展,在创造典型、走在前列上展现铜山担当,在攀登新高峰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