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每喝六杯牛奶,就有一杯来自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历来有“食肉饮酪”的乳食文化,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湾、怀抱敕勒川的呼和浩特,因绝佳的资源条件和乳食文化传统,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乳业主产区,其良种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牛奶加工能力等,常年稳居全国首位。
我国乳业巨头,毫无疑问当属伊利和蒙牛两大品牌。可是,却鲜少人知道,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最初只是一个养牛工人。家里条件不好,没钱没人没资源,牛根生却凭着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法,创办了蒙牛企业,在中国乳品行业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牛根生的故事。
在众多行业中大家只记得了老大和老二,至于老三是谁,就没人关心了,而蒙牛与伊利就是一对冤家,从蒙牛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两者必然会成为,不死不休的“一生之敌”,在超市里,漂亮的灯光打在二者的促销区上的时候,殊不知,在场外,蒙牛与伊利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乳业巨头,却背地里进行着正当的不正当的殊死拼杀。
也因此让牛根生从小就懂得看人脸色,每天在想的都是怎么去满足别人的需求。1983年郑俊怀成了牛根生所在牛奶厂的新厂长,郑俊怀在众多工人中看中了牛根生,不仅仅是因为牛根生有着高中文凭,而且牛根生工作认真又充满热情,他每天做的是洗瓶子的工作,日复一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也从未懈怠过,每一天总是最早到、最晚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01乳饮大佬之争,比的是产品力真是主要看广告,顺带看看电视剧!近日,万众期待的《庆余年2》一上线,便在央视破2的收视率霸问鼎“剧王”。但随着该热播剧第二季首播后,此起彼伏的吐槽声也随之而来——“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
1998年,时任伊利副总裁的牛根生,因为与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爆发激烈矛盾,最终被迫辞职,只是当时的郑俊怀万万没想到,多年之后,负气出走的牛根生不仅王者归来,而且还创办了一家足以和伊利匹敌的乳制品企业: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