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季开幕。开幕式以情景表演为主,通过《彝人之盟》《彝人造物》《彝人文脉》《彝人之歌》四个篇章,讲述了古侯、曲涅两族会盟于美姑后,在大凉山繁衍生息,历经千年,创造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出如今的彝族文化。
【来源:各界新闻网】皮影艺人表演皮影戏受访者供图□ 实习记者 杨小妹 记者 赵婧“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用兽皮雕刻影人,借光投影幕布表演的一种戏曲形式。
来源:【新甘肃】图片新闻近日,演员在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姜爱平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10月28日晚,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小剧场,应六盘水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的邀请,广西防城港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率广西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协会防城港分会部分非遗传承人,与六盘水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演出。非遗服饰秀《行走凉都》。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在剑门关景区北门广场精彩上演。精彩而生动的演绎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赢得了阵阵掌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此次演出,让游客体验到不一样的年味。
6月13日晚,在上海“演艺大世界”的天蟾逸夫舞台,云南省花灯剧院为上海观众上演了一部精彩的花灯剧《孔雀公主2024》。花灯剧《孔雀公主2024》现场图片 均为上海黄浦区 供图“演艺大世界”以上海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
南海网12月25日消息(记者 林师堂)近日,一场精彩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表演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表演点亮陵水夜空。
政和县文联积极促进艺术传播,推动文化艺术普及,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以多种形式推动资源下沉、文化下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图为近日,演员在杨源乡为村民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蟠桃会》剧目。
人民网银川7月14日电(李甜甜)炎炎夏日,在宁夏银川市西夏风情园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独特的绚丽。经验丰富的匠人师傅们赤膊上阵,手持木板,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水迅速击向天空,闪烁的铁花倾泻而下,仿佛绚烂的烟花雨,让人叹为观止。铁花秀。人民网 李甜甜摄铁花秀。
新野人主要有两种捕猴方法:一是在一个木笼子里放些吃的,引诱猴子进去后把门关上,由于猴子警惕性高,这种方式成功率不高,被捉的多为比较笨的猴子,这也是最早使用的捕猴方法之一:二是在地上挖出一个房间大小的地坑,深约二尺,在坑底挖一个偏槽,槽内坐一个人,嘴里要含上一颗糖,以防咳嗽惊动山里的猴子。
蔡正祥(右)指导喜爱皮影戏的孩子操作皮影人桐柏皮影戏起源于南宋时期。当时为阻遏金兵南下,岳飞率军驻扎桐柏,不少皮影艺人因仰慕岳飞随岳家军来到桐柏,从此落脚。桐柏皮影戏因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人文气息,至今在当地及湖北随州市北部流行,2011年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