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剪纸,上溯唐代,盛于清、民(国),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中原剪纸文化活化石”的美誉。11月13日,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闽人智慧”系列人文纪录片《智在匠心》第四集,带你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柘荣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袁秀莹。
“一剪之趣奇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感和艺术享受。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大阳剪纸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剪纸,又叫刻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