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惴惴不安,认为别人“会把我的缺点放大甚至加以嘲讽”,但心理学家的实验却表明,人们往往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在你做了一件你自以为的“蠢事”或“窘事”后,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注意到或放在心上,是你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些“假想观众”。
下午的时候,看了一部《1980年代的爱情》影片,80年代初,一个偏远土家族乡村--公母寨,一个大学生和高中时暗恋的女同学相遇的故事。那些唯美的画面,那深刻而含蓄的恋情,不断触动了我的灵魂。是的,是我错了,我眷恋的还是那诗画般的田园,我想要的也是那纯净如水般的爱恋。
最近有人问我:该怎么戒掉“想太多”的毛病?Ta有个让自己很累的习惯:每次遇到一件事,ta总能联想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未来的人生等,但这些想法并不实用,也不能改善自己生活,甚至想到最后,总是觉得精疲力尽,或者惶恐焦虑。其实,ta并不是唯一有这个困扰的人。
叶子在景区山海关的老龙头,给老妈拍照,无意间与旁边一个穿民国时期服装的漂亮姑娘对了一下眼!对!就是那种来电式的四目相对……接下来,每当我时不时往她那儿瞟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地看到她也在对我惊鸿一瞥一瞥一瞥的……总感觉像是要跟我搭讪什么……我接下来的思维顺序是这样的——1.
当你对象对你冷淡,前后态度拐了个十八弯,你怀疑对方有妖,并追问对方原因时,对方回应“你想多了吧”。真的是你想多了吗?身体与神经性的感应,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在关系中捕捉到的任何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就好比如,对方喜不喜欢你,你是能感受到的一个道理,他可能是在掩饰某种事情。
过去不纠,当下不杂,未来不忧。作者:洞见·李思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要求实验者把未来一周的烦恼写下来,投入一个“烦恼箱”中。一周后,他和实验者一起打开箱子,结果发现,90%的烦恼都没发生。接着,他让实验者把还未解决的烦恼再一次写进了“烦恼箱”中,寻求解决之道。
#头条创作挑战赛#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逃不过这三点,想的太多,要的太多,得到的很少。什么是人,欲望满身。欲念丛生,为欲望穷极一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快乐没有那么简单,快乐的背后都暗中标好了价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