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 11月1日,在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王道庄村无土栽培实验基地大棚里,孟凡强正查看生姜长势。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霜降不收姜,一夜少一两。”时至立冬,生姜收获的“黄金期”已过,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王道庄村却仍有8亩生姜正旺盛生长。生姜“冻龄”生长有何秘诀?
11月24日,在柏乡县龙华镇南郝村的北方风景竹园,游客带着小朋友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这个冬天,去哪儿看绿?北方风景竹园走起。11月24日,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柏乡县龙华镇南郝村的北方风景竹园,300亩的土地上长满翠竹,汇聚成一片“绿海”,竹林摇曳惹人醉。
“天天多肉”“依然多肉”“秋叶多肉”……近日,记者来到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栗园村,看到村西侧成片的大棚内种植着各式各样多肉植物,大棚外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我是2019年开始在这里种植‘多肉’的,现在已租了3个棚。
原标题:乡村振兴有新品|凭借基因技术,他成了“养鱼达人”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有个“另类”养鱼户——每天不仅专注于喂鱼食、清鱼池,还痴迷于搞基因筛选、做细胞实验。凭借基因技术,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养鱼达人”。
来源:眉山日报 文荣中(右)与苏义一起观察新品种。“长达150多天的留树保鲜观察证明,这个品种适合本地种植。”4月8日,丹棱县农业农村局水果专家文荣中走进齐乐镇红石村,在近年引进的杂柑新品种试验地与果农苏义交流时说。“丹棱桔橙”是丹棱果农的金字招牌。
中新网长治10月23日电 题:太行山村“数字”新农具 “筑梦”沃野奔共富作者 范丽芳 张东华晒场上,村民收获的谷子堆成小山;院子中,颗粒饱满的玉米棒被码得整齐;农田里,有人正察看芦笋苗长势……深秋时节,山西省武乡县胡峦岭村村民正在盘点今年的收成、做着明年的规划。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治10月30日电 (李庭耀 李玲)金秋十月,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西池乡林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黑花生种植基地,一颗颗裹挟着泥土芬芳的花生被整齐摆放在地垄上,村民们正忙着采摘。5年前,合作社负责人李付平在种植蔬菜的基础上试种30亩黑花生,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手机App页面。 (来源:平度市农业农村局)智能控制系统。 (来源: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升级。位于平度市同和街道的鼎信阳光(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努力探寻菌菇设施种植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静富新登小微综合支行,作为一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是台州银行金融支持乡村共富而特别设立的。富新登小微综合支行通过派驻金融联络员,发挥支农支小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势,以及公益助农直播等非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人民网记者 毛雷编者按:近年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写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大文章,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进昌江,用镜头和笔触,记录这里的振兴图景。一个村子,一个产业,一年产值过亿!
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庄、美丽整洁的农家小院……近日,记者在武乡县蟠龙镇胡峦岭村,看到了村貌美、产业兴、村民富的新农村美景。走进村民魏爱平家院子,只见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钢架上一株株青翠肥嫩的芦笋苗,长势喜人,充盈着勃勃的生机。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金秋时节,菏泽菊花渐次成熟,陆续上市,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菏泽菊花产业逐渐从观赏延伸到食用、药用、饮用、酿用等领域,形成了以观赏菊、造型菊、盆栽菊、茶用菊、药用菊等为主的产品结构,“小菊花”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初冬时节,尽管室外寒意袭人,而高台县宣化镇台子寺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意盎然,新移栽的人参果苗壮叶肥,嫩绿的藤条爬满吊线,菜农们正忙着疏枝打岔,为鲜果早日上市忙碌。“上一茬卖了3万多块钱,今年的果苗比去年早移栽了一个月,如果天气不出意外的话,这一茬,春节前就能上市。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宋开文 底伊乐永丰村不仅有大米,还有了更多特色产品。6月7日,以“天府粮仓·乐享永丰”为主题的“永远丰收”系列产品发布暨产销合作签约仪式在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