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本列表不包含只担任过参知政事的宰执,同时担任参知政事或枢密使和同平章事或侍中的不算宰相)(没有传世画像、雕像及影视形象的人物无法给出配图)赵普(964年正月庚寅~973年八月甲辰出镇河阳三城节度使)(981年九月辛亥自太子太保加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983年十月己酉
宋朝十二大文臣排行榜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之一。五代后期,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史称北宋。公元1127年,金朝南清攻入东京,北宋灭亡。同年赵构于南京继位,建立南宋。1279年宋元战争中,南宋灭亡。自此宋朝结束。
韩琦、曾公亮、文彦博、吕公弼、欧阳修、赵槩、吴奎、张方平、赵抃、陈升之、韩绛、邵亢、郭逵、唐介、富弼、王安石、冯京、王珪、司马光、吴充、蔡挺、吕惠卿、王韶、元绛、曾孝宽、孙固、吕公著、薛向、蔡确、章惇、张璪、韩缜、蒲宗孟、王安礼、李清臣、安焘。
宋代宰相分为宰相和执政(副宰相),合称为宰执。元丰改制前,宰相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外还有三个头衔,首相兼昭文馆大学士,简称“昭文相”,次相兼修国史,简称“史馆相”,末相兼集贤殿大学士,简称“集贤相”,执政即参知政事和枢密院长官,宰执总人数合计理论上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