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误食草乌附子等乌头类毒性中药材中毒的预警通告秋冬季节是乌头类中药材中毒高发阶段。草乌附子等中药材含有乌头碱,对心脏毒性极大,普通的炖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不慎误食可导致心肌麻痹死亡。今年以来,我省发生了5起误饮草乌泡酒和家庭煮食草乌中毒导致死亡事件。
天气一冷,大家都想着法儿地进补。有的为了囤点脂肪好过冬,有的为了养生祛寒,还有的为了补补气血。可盲目进补,有可能让补药错变“毒药”。浙江临平的王哥(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给自己“开处方”,结果险些丧命。
10月13日楚雄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预防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的预警公告原文如下↓↓↓为加强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防控,防范草乌、附子等毒性药材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楚雄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预警公告如下:一、草乌
据报道,近日,云南大理宾川一男子自行煮食附子,吃了3次中毒3次,连续进了3次抢救室。附子在煮食过程中,由于毒性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无法掌握,即使煮得熟也可能会有毒。加之个人体质对附子反应的特异性,以身试毒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最近,大理宾川的一名男子在家煮附子吃中毒被送到了医院,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吸取教训,还接着吃了第二次第三次,结果 ,接连中毒。这名男子第一次吃附子后出现了全身麻木、乏力、呕吐症状,被家人送到医院后,诊断为乌头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