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文字记录周朝的《礼记月令》里,”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周天子,要祭祀太庙,穿最明艳的红色,这是代表夏至太阳和帝王的正色。《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张馨心“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这是传颂至今的苏轼名句。古往今来,端午诗词,不胜枚举。如何纪念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如何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2024年端午假期,北京、天津、江苏、四川、湖北等地纷纷举行了诗歌朗诵会。
【端午节是纪念谁】楚地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吴地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越地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01端午赛龙舟本是祭祀活动通常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这并不准确。端午节及其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在南方楚地广为流传了。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又称重午、重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最为普遍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品德高尚,才学出众,热爱祖国,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在芳香的兰汤中沐浴,穿上五彩的华服迎神,带着杜若的英花,盘旋起舞,神灵尚未退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九歌·云中君》中虔诚祭祀云中君的场景,在2300年后的今朝,无偏无倚的降在屈子身上。
湖北日报讯(记者吴坚、通讯员邹媛、刘珍)6月21日,“中国端午·诗意宜昌”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宜昌市秭归县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盛大开幕。海峡两岸嘉宾、屈氏后裔、侨商代表、台湾同胞代表、典型模范代表和当地民众聚首屈原祠前,缅怀诗祖屈原,共襄端午盛典。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玉国在宝岛台湾,端午节是大家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氛围浓厚,让人有吃(粽子)、有玩(赛龙舟)、有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端午节让人有粽子吃。小时候,我对粽子的由来感到好奇,问母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编者按:2023年,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230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岳阳汨罗市、屈原管理区举办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
仲夏时节,又一个端午佳节如约而至。在这个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里,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以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屈原及其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传承、流淌。在我们这个以农耕文明为重要特征、以农时节令为主要节庆的传统文化中,因一个人而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节日,端午节有着独特的意义。
虽然端午节与屈原沉江息息相关,但人们此后的纪念活动逐渐将端午节发展为综合性节日,具有多层内涵:“吃雄黄酒,蘸雄黄水于阴暗角落,小孩身上放一小包香药以避晦气,这都是卫生。龙舟竞渡,这是运动……吃粽子纪念屈原大夫,这是历史”。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