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闷热的夏季,晚上吃完饭大家都各自拎一个马扎坐在通风的路上,唠着家常话,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对年轻夫妇,只记得男主姓王,女主就叫王氏吧,故事中的女主美若天仙,倾国倾城,女主称呼男主王哥。
上一期“叙诡笔记”,笔者提到了“营营止于棘,或赤而或黑,皓皓染成污,奸魂并佞魄”的苍蝇,但是一提起夏天滋扰众生、令人厌恶的飞虫,还有一物往往与苍蝇并肩出现,那就是“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的蚊子。
相传太上老君贪恋天台山美景,一日边饮酒边欣赏这人间大好山河,只因他老人家贪杯,那天大醉。恰在他酣睡之时,一只蚊子飞了过来,趴在他的手背上,贪婪地吸起太上老君的血来。迷迷糊糊中,老太君感觉到痒,用手一摸,蚊子快速飞走,逃过了被拍死的命运。
上海的夏日,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还有多雨闷热潮湿的梅雨天气,因此是蚊子集聚的高峰。上海人与蚊子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跟着小布一起来看一看上海人从蚊帐到花露水、蚊香那些丰富有内涵的“战蚊”故事吧~
没有什么比夏天的蚊子更烦人了。这小小的蚊子不仅让现代人无奈,也让古人吃尽了苦头。《庄子·天运篇》中写道:“蚊虻噆(zǎn)肤,则通夕不寐矣。”被吵得睡不着觉的古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想出了各种驱蚊灭蚊之法。熏香熏香是古人对付蚊子最常用的方法。
骈文到了清代已经不再盛行,在某些小说集里偶尔也能见到,下面摘录了清代志怪集《亦复如是》里的三个小故事。里面夹杂了大段骈文,淡化了情节,重在说理。我们欣赏一下作者的文采。简单解释下大意,不见得很准确。广东多蚊广东蚊子很多,春夏秋冬都有,广州潮州特别厉害。
一天,他正在散步,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国王的面前,国王认为这个人想挑衅自己,非常生气,谁知那个人突然飞了起来,手里拿着一根长绳子,一下子把国王捆住,然后把国王往上一扔,国王掉下来的时候,已经摔得六神无主了,也不知怎么回事,国王就跟着那个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