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课”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关键一招。“大思政课”瞄准“立德树人”的工作靶心,构建贯通衔接的育人体系,突出提质赋能的方法改革,以此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善用成就,彰显“大思政课”实践品格。
“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的新形态,有利于在育人过程中加强青年学生的现实体验,把抽象的理论内容与时空、人物、事件等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行业是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
10月14日晚,“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紧扣“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主题,邀请三十余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杰出代表,与广大青少年同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网上网下大思政课。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总是在青年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担着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历史重任,要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用,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行改革创新,在“化”“进”“新”的变化中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提质增效,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体系,解决“大思政课”存在的道理讲得不深、不透、不活等问题,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0日电(记者 许婧)《大思政:学校思政、社会思政、网络思政》(以下简称《大思政》)新书发布暨大思政热点研讨会9日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新书发布会由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思政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在阐明时代背景、现实问题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大思政课”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推出了22条具体举措,明确了落实“大思政课”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这一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深刻理解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善用“大课堂”,善建“大平台”,善待“大师资”,对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