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首善标准的硬仗——北京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新华社记者骆国骏、孔祥鑫、李放从风沙漫天的南疆大漠到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区,从雪域茫茫的世界屋脊到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回望历史,这些地方曾深深打上贫困烙印。
见过捐钱的,就没见过给北京二环胡同的“京爷”捐钱的。要说这外国人还真是有些“孤陋寡闻”了,殊不知眼前看到的这些又矮又小的平房,可是“京爷”吃喝不愁的家伙。不得不说,近几年来,来中国感受本土文化的外国人是越来越多了,也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越来越佩服。
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洋媳妇”San Hmwe,有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马小月。马小月皮肤黝黑、开朗健谈,出生在缅甸东枝的一个贫穷家庭,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她的母亲至今仍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但身在中国的她已经改变了命运。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这里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产生了高原游牧文化,培养了牧民用牛羊毛编制工艺品的习惯。2007年,安鹏夫妇在西宁创办了青海安多手工艺品公司。这家店有着鲜红色背景的招牌,左侧是极具特色的牦牛简笔画,右侧则用两种语言写着“安多手工”。
一对英国夫妇游北京二环胡同后,觉得当地人生活艰苦,但还特别热情好客,于是说:“我可以给你们汇点钱。”大爷一听笑了,立马摆手,“No,no,no!”事情是这样的,一对英国夫妇想感受地道的北京文化,于是他们没有选择去天坛,故宫这样的景点,而是一头扎进了二环内的胡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汪洋宣读表彰决定,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导读:中美合拍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去年在美国播出,这是第一部在国外播出的关于中国扶贫工作的深度纪录片。2019年7月31日,一部名为《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 的纪录片在美国公共电视网加州电视台 首播。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首善标准的硬仗——北京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新华社记者骆国骏、孔祥鑫、李放从风沙漫天的南疆大漠到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区,从雪域茫茫的世界屋脊到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回望历史,这些地方曾深深打上贫困烙印。
从2012年开始,我国政府派遣了300多万个扶贫专员,其中 因为大多贫困地区条件恶劣,至2019年6月底,共有770人牺牲在一线岗位上,有的人一生是用来体验,有的人一生是为了奉献,这两种人生没有谁优谁劣,但我觉得 后者更有动人的力量,而假如没有现在的扶贫政策,一些人会在偏远的角落默默死去,没有人在乎 也没有人注意,他们是不幸但又是幸运的,虽然命如草芥,却幸在生于有人在乎的年代,进展并非神速,但成功的那一天终将会来临。
“湖南在扶贫工作上确实做得很好,看了片子长了很多知识,希望把中国经验和智慧带给全世界。”11月3日,《精准扶贫的力量》在全网上线后,全国各地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国家脱贫攻坚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点赞这部外宣双语纪录片总结出的脱贫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