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大学只存在了八年,却影响了国家整整80年。他就是西南联大,坐拥史上最强师资,3000多名毕业生里走出了八位两弹一星的元勋,174位两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师以及两位诺贝尔得主。西南联大,堪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大学的精神殿堂。
西南联合大学校徽这枚古朴的证章,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徽。校徽使用了倒三角型这一民国校徽常用的造型,将章面分成面积相等又紧密连在一起的三个部分,以独特的造型分别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寓意深刻。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原载于1921年印行的《北大生活写真》1930年《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同学录》中的北大校旗图样北京大学校徽(现行)闻一多设计的武大校徽(校章实物)西南联大校徽(校章)1934年《清华周刊》【向导专号】上公布的清华大学校徽及校章图案1918年4月25日,《清华周刊》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凡)等边三角形,上书“联大”二字,内部三条线段相交于一点,代表三校合一,组建西南联大……近日,纪念版数字藏品“西南联大校徽”通过游云南App免费发放,限量1946份。西南联大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近年来,新的一种精神致敬方式谓之“重走”。重走西南联大路,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支。作为西南联大的传人,清华、南开、北大三所大学校友会自然不会缺席。经过缜密的筹划与准备,一次三校校友“重走西南联大路”的主题活动于2024年10月26日展开。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一大成果。查《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第7期词条:“台湾省自1895年4月17日,中国甲午海战清朝失败后,被迫割让给日本,至1945年10月25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日本归还中国。”
一枚小小的校徽,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大学记忆,你还记得母校的校徽长什么样吗?正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展出的“恰同学少年——校徽上的大学记忆”犹如一次朝气蓬勃、壮志凌云的“青春号”大学之旅,600平方米的展厅把近两千枚校徽串联起来,带您体验这段以校徽为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