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董晓艳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硕导,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5-2016年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美国纽约州府发育障碍基础研究所访学,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呼吸学组儿童慢性咳嗽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呼吸学组儿童肺功能协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喘息指呼吸过程中气道发出的持续、粗糙的声音,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但需注意,气促、鼾声不是喘息。依据《6岁以下儿童喘息病因鉴别诊断和初始处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发生过3次及以上喘息,每次间隔时间至少7天,可视为反复喘息。
点击关注吧,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参考文献:1.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2.中华儿科杂志 2013年10月第51卷第10期第729-735页3.Wildhaber,J.,Carroll,W.D.and B
2023年4月为第35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为进一步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树立文明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疾控处邀请我院临床专家撰写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帮助家长们学会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护。
1.尽量避免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在寒冷的环境中适当注意保暖,可以考虑戴口罩。 2.主动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诱发因素(如螨虫、花粉、霉菌、动物毛、特殊气味、香烟等)。 3.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干燥清洁,勤通风、勤晾晒被褥,没有刺激性气味。 4.
每年 10 月开始到次年 5 月,因喘息问题来就诊的儿童数量,都会比夏季明显倍增。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哮喘门诊患儿每年达 1000 来人次,该院儿科主任李劲松指出,目前深圳的秋冬转季,咳嗽喘息是这个季节儿童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家长应该重视,需要做好规范化诊治。
由于幼儿气管、支气管比较狭小,感染和易因其他刺激而加重,患儿有过敏体质因素,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小儿支气管痉挛或者是肿胀而产生哮鸣,常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有少数病人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粗湿啰音,喘息无明显发作,经治疗后五到七日就可以明显减轻。
在儿科门诊中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小患者:年龄不大,最多1、2岁,精神比较好,也没有很明显的比如咳嗽、咳痰之类的呼吸道症状,但就是会时不时听到喉咙里“呼啦呼啦”、“咕噜噜”的声音,往往会搞得家长很紧张,总是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带来就诊,哪怕这些孩子精神状态都很好,也没什么别的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