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昨天(26日)起陆续向海南、青海、福建、河南和甘肃五省反馈督察情况。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今天上午向福建省委、省政府通报了督察报告,督察组认为,福建省坚持不懈推进生态省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站位高、力度大、成效好,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国前列。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组织保障,聚焦重点任务,紧盯突出问题,通过凝聚合力抓落实、综合施策抓治理、标本兼治抓整改等方式,纵深推进农村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保障。
项目基本情况常上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地处金溪下游常口村段,是闽江的重要支流金溪河重要节点。受降雨量大且集中以及部分区域坡度陡、土壤条件差、林分结构单一等影响,存在水土流失、农业生态功能退化、部分河道支流水质差、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等情况。
福州市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入侵物种综合治理项目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解决闽江河口湿地存在的互花米草入侵、水鸟栖息地减少和海漂垃圾等问题,保护珍稀濒危水鸟栖息地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稳定。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丹婷 胡倩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人民法院联合多家单位到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现场,法官们在霞鹤村增殖放流公益宣传平台河段投放鱼苗,为该河域再添生机与活力。
漫步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甘文红树林保护区,放眼望去,一片“海上森林”绵绵不绝沿着江岸线铺开,在滩涂上筑起绿色的生态屏障。江风徐来,翩翩白鹭飞掠而过,江海之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美丽而生动。龙海地处九龙江下游,九龙江穿境而过,汇入大海。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5日电 大樟溪是福建省永泰县的母亲河。如何保护提升大樟溪流域水质,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如何打通水资源变现渠道,推动大樟溪“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永泰县水利局从提升水质和发展产业两方面入手,交出兴水惠民答卷。
12月25日下午,莆田市数字中心举办了木兰溪治理25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木兰溪治理25周年的成效亮点。发布会全面回顾与展示了木兰溪综合治理生动实践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表示,木兰溪为莆田“母亲河”,曾常遭洪水侵袭。
武夷山麓,麻阳溪潺潺而出,孕育了千百年来山涵灵秀、水蕴清奇的建阳风光。这里曾走出朱熹、宋慈、游酢、谭阳七贤等历史名人,诞生了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闽学风流自此地发源。麻阳溪,建溪支流,全长130千米,流域面积1570平方千米,被称为建阳区的“母亲河”。
人民网福州10月18日电 (江苇杭)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推进各层级水网协同融合,加快构建“三纵八横、三区两带”福建水网总体格局。到2025年,省级水网覆盖范围达到82%以上,供水安全系数超过1.
日前,《福建省闽江、九龙江流域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福建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一半;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6日讯(记者 黄小英 通讯员 张小惠)近日,水利部发布《关于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名单的公示》,全国共评选24个优秀案例,全省2个案例入选。其中,漳州市龙文区九十九湾成功入选,为全市唯一入选案例。
记者今天(23日)从水利部了解到,2018年底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以来,全国累计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24万多个,133万公里河流、2057个湖泊首次划定管控边界,9800多个河湖完成健康评价并建立健康档案,打造了3200多条具备安澜通畅、清洁健康、
河长制作为环境整治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对共同营造生态宜居区建设还是对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土身土长的福建人,见证了福建省内的河湖从浑浊、有异味,到河畅、水清、岸美、景绿的良好生态环境的蜕变。“河长制”到底是如何发挥功效的,能在短短几年让福建省内河水水质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