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记者孙崇峰 董睿 高宇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武警宁夏总队某支队下士苗鉴,今年8月2日因施救不慎跌入污水提升井中的工人而英勇牺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
京冀抗洪救灾,这些青年人奋不顾身,殉国家之急!文/本刊记者 刘善伟 郝志舟图/本刊记者 刘善伟褚丽洁右腿被压在洪水冲倒的墙下,她边搬走泥块,边拨电话喊人,身边的同事段嘉宁已经被坍塌的墙壁埋住了。“幸运的是,当时还有手机信号,大家赶来,一起把段嘉宁救了出来。
作者:邓宇冠(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近日,“宁夏2000余名中学生凌晨徒步54公里祭英烈”让广大网友深感震撼与感动。这项坚持了28年的活动,意义非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的真谛,即祭奠先人、先贤。
屈原的家国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端午节临近,我们深刻怀念屈原,更要从屈原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舍生取义的崇高品德中汲取精神营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爱国情怀的体现。在屈原身上,有忠直独立的“士”之品格。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历史记得,山河记得,我们记得,那些历经血与火、穿越生与死,用热血写忠诚、以生命赴使命的公安英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安工作、关心厚爱公安队伍,对公安英烈的崇高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在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回信时深刻指出“你们的父辈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
fèn奮奮【fèn】,金文字形的里面是在“田”上面站着一只鸟(隹),外面被一件“衣”服裹着。好像是那只鸟想要奋力挣脱飞出去,因此是会意字。篆文把外面的衣服讹变成了“大”,写成了由大、隹、田组成的会意字。简体字则去掉了中间的“隹”写成“奋”,变成跟鸟无关了。
中新网北京10月20日电 今天,《中国青年》创刊整整一百年。1923年10月20日,上海淡水路66弄4号,《中国青年》创刊号在极其艰苦、隐密的条件下出版了。28岁的主编恽代英认为,“中国的唯一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的有生气的青年”。电影《觅渡》海报图。
来源:人民日报“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李大钊同志亲笔书写的《狱中自述》手稿吸引参观者停下脚步仔细品读。手稿中流露出坚定的理想信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人动容。
亓玉昆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2023年全国仅公安机关就有253名民警因公牺牲。一个个政法英烈的闪亮名字,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如同一面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激荡奋进的时代征程中熠熠生辉,将英烈精神代代相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