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起,公园古建筑保养修缮基本完成,正以全新的面貌试运营开放。望江楼公园因薛涛而生,公园内的翠竹、古建等都与薛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薛涛纪念馆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女诗人薛涛传奇不凡的一生以及后世为纪念她而建的众多文物古迹,也激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河南大学正在修缮中的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生火灾,令人扼腕叹息。古建筑能够留存于世,是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蕴藏的历史人文价值厚重,一旦毁坏,就难以恢复和接续。我国作为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拥有各类古建筑。
本报记者 原韬雄 姜晓丹 郑洋洋 周 欢引 子“啪、啪、啪”,赤脚踏在石板上的声音,91岁的闫俊良老人始终忘不了,那是童年在村中永寿寺读书时的一段记忆。山西长治沁县漳源镇西倪村西北角,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寿寺坐落于此。寺庙曾用作学校、粮仓。闫俊良儿时就在这里读书,晚上也睡在这里。
本文以山西督军府旧址为例,简单分析古建筑排水系统在修缮与维护阶段的主要特点。山西督军府旧址作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太平天国七年,在经历了朝代演变、山河变幻,因山西督军府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地加以使用,2017年正式立项开展修缮工作。
来源:【厦门日报】海沧“状元堂”将焕新亮相作为社区公益性场所开放日前,马銮湾新城片区内,霞阳社区“状元堂”修缮工作接近尾声,修缮完成后将活化利用为社区公益性场所。“状元堂”建于清代,是一位杨姓商人故居,属于海沧区不可移动文物。
有着数百年都城史的北京城,留存下一座座精美的古代皇家建筑。它们流光溢彩,它们历史厚重。在岁月的变迁中,它们见证了斗转星移,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如今有不少古代皇家建筑华丽地转身为供人观瞻的博物馆。
来源:中国青年网广东省中山市,一批文物建筑“老病号”在两年间被逐一“治愈”:村民用于议事、集会的南塘简氏大宗祠“敬修堂”不再漏雨,饱受岁月侵蚀的清代建筑茶西西园闸门重焕光彩,抗战时期作为联络点和交通站的白鸽队队部旧址“治”好了墙面、楼梯、屋顶的多处“顽疾”……这些建筑“健康危机”
央视网消息:记者近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对象数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镇312个、名村487个、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历史建筑6.72万处。
2023年12月24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祠修葺一新。屈原祠古建筑群首次修缮维护工程全面完成。此次修缮维护按照"原材料、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主要对屈原祠山门殿、前殿、正殿等进行保护修缮以及对南、北院落辅助性建筑进行维护保养等。
孔德淇广东省中山市在国内率先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推行文物“岁修”制度,以每年定期保养维护替代大修大缮,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日前,该项目获评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内,散布着300多座碉楼,寄托着华侨的桑梓之情;而在相邻的南朗街道,孙中山故居以及数座古老的祠堂连缀起一部部家族史,120多处文物诉说着这里的古韵。这是中山不可移动文物最集中的两个区域,所面临的文物保护压力也最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