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4日19时38分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2.42度,东经101.53度。基础背景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924米。
在实施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中,江城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城市特有的山、水、景等资源优势,下足绣花功夫,增加城市“绿美”,县城实现“一江带城、山林相携、长街短巷、绿荫满城”的美丽蜕变,让绿美城市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普洱市江城县围绕网格化治理“一支队伍、一个阵地、一套体系”的推进标准,将支部嵌入网格内,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任务在网格落实,矛盾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GDP实现4%的增长,增速排名全市第三。2025年,江城县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抢姿态,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赢得主动。
近年来,普洱市江城县国庆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植绿、增绿、护绿”,紧盯“增绿提质、农民增收”两条主线,让“小山变大山、小林变大林”,不断盘活林业资源,赋能绿色发展新动能,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实现生态与增收共赢。
来源:【云新闻】今年以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坚持“产业支部领航、合作组织运作、党员群众参与、户户年年增收”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地理、农业、文旅等资源优势,积极盘活各类资源,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培育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江城县立足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带动百姓就地就近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整董镇曼滩村的小花糯玉米种植基地里,大片葱绿的玉米林展现在人们眼前,长势良好的玉米通过玉米须正向外界释放“成熟待掰”的信号。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4日19时38分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北纬22.42度,东经101.53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江城县境内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条江河及200余条溪流,水资源特别丰富,游走在江城县境内的土著鱼种类繁多。近年来,江城县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土著鱼的人工饲养和人工繁殖,走具有江城渔业特色的发展路子。
肉牛产业是江城县传统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及乡村产业振兴重要切入点和内容。以地方种质资源——江城黄牛作为基础,不仅将有效实现江城本土黄牛的保种科研体系建立,完善全县江城黄牛谱系,提升江城黄牛品质,同时也将为普洱全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斑驳地洒在爱伲庄园的土地上,这里的一切便开始苏醒。咖啡园与牧场交织在一起,酝酿着一场关于咖啡的盛宴。在这里,你可以亲手采摘咖啡果实,感受咖啡从种子到萃取的全过程。也可以骑马漫步在高原牧场,领略南方山地牧业的别样风光。
初春的清晨,沿着蜿蜒入林的盘山路,来到群山环抱下位于江城县康平镇的普洱市鸿耀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只见道路两旁的坡地仍披着“绿装”,山路一直延伸向山谷,朝远处望去,天空、山坡、绿地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
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宣传文明就餐2024年以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深化民政改革的风向标,聚焦急难愁盼优服务,深化改革创新惠民生,社会救助保障提标扩面、养老服务体系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