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我在长春当兵的时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乘坐闷罐子火车,去吉林黑水或大连营城子靶场打靶。对这个闷罐子我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一个炮兵连一趟专列,前面平板火车上装载着6门85加农炮和8辆63嘎斯,后面是长长的的闷罐子车厢,我们全连百十号官兵就住在里面。
1995年2月,铁皮车厢里,正有妙龄女子将头探出半个身子宽度的窗户,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是一节独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闷罐车”,里面满载着过完春节回广东省打工的人。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凯里的摄影师和匀生按下快门,由此定格了南下打工潮的春运肖像。
对于常人来说,乘坐铁皮门罐车,也就是会在电影和电视里看过,很少会有人有亲身体验的机会。不过还好,一般情况下一节车厢内会安排一个排,空间足够大,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褥子和毡垫儿完全铺开 ,有点像在营房的大通铺,再盖着被子和大衣,睡觉还真不太冷。
因为考完试了,没有学习上的压力,所以心情很放松,对即将到来的演习之旅充满了期待。当打开车厢时,里面一股牛屎味扑面而来,连长笑嘻嘻对大家说:“嘿,我们今天赶巧了,碰到拉牛的车厢了,要是碰到拉化肥的,就遭殃了,那个化肥味会把人熏死,这拉牛的车厢简单,用水冲一下,扫一扫就可以躺下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