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月12日拍摄的澜沧江上游娘拉峡谷道路。娘拉峡谷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娘拉乡境内澜沧江上游。近年来,得益于当地着力打造入藏旅游新通道,娘拉峡谷成为游客青睐的新景区。新华社记者 黄豁 摄pagebreak这是5月12日拍摄的澜沧江上游娘拉峡谷风光。
原标题:【生态观察】澜沧江畔追青逐绿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8月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草原牧歌欢唱、山川林木葱郁、大地遍染绿色、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这是囊谦县9万名干部群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更是囊谦人民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生
8月22日,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落下帷幕。参加这次活动的国内外摄影师在结束时纷纷“晒出”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拍摄的图片,分享自己眼中澜沧江上游的人文风情。图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藏族女子。许云华 摄8月22日,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落下帷幕。
到达云南勐腊那天,已近冬至。几百公里外的春城,正赶上冷空气南下,冷风阴雨,急剧降温。而这里,这座叫勐腊的小县城,依然阳光明媚,温暖如夏。四季常青的植物,树林里的飞禽走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一种植物,成就了这片土地。
新华社西宁8月29日电初秋时节,位于澜沧江上游的尕尔大峡谷内碧空如洗、流水潺潺,看着以前只在纪录片中见过的红翅旋壁雀“闯”入自己的镜头,易逸瑜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短短3天的自然观察给她留下了太多惊喜。易逸瑜来自湖南,是一位大学教师,教授风景园林专业,对植物研究颇有心得。
8月20日,“同饮一江水 光影耀澜湄”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中外摄影爱好者来到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澜沧江上游扎曲河网状水系,摄影爱好者自拍留念。扎曲河是澜沧江上游主要干流之一,纵横交错的河水构成壮丽的水网,形成独特的高原河流景观。
新华社西宁8月27日电题:在三江源观察自然新华社记者柳泽兴“昂首阔步”的血雉、机灵可爱的川西鼠兔、凶狠犀利的高山兀鹫……来自不同地方的30多名自然爱好者日前组成11支参赛队伍,齐聚澜沧江畔、海拔4200米的尕尔大峡谷参加自然观察节,共提交自然观察记录1310条,记录到了兽类13种
新华社昆明7月9日电(记者浦超)记者从云南省能源局获悉,随着澜沧江上游托巴水电站2台机组近日正式投入运行,云南省水电装机累计达到8270万千瓦,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占比超过90%。图为托巴水电站。
在第8届南博会期间,展会现场将100%使用绿色能源,南博会已连续两年实现绿色电力消费,云南绿色能源再次引起关注。这背后,得益于南方电网云南电网从保障绿电供应、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探索创新3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扩大绿电交易规模。
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日前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云南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作出2024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明确防范重点及防治对策措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2024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防范重点(一)地质灾害防范形势对比气象历史同期资料,重点分析我省基于高原地壳大幅隆升、
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20日电 题: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六国嘉宾获赠源头活水见证“同饮一江水”中新网记者李江宁“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收到了这份有象征性意义的礼物,我很感动,它象征着澜湄流域六国的友谊与合作。
《云南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比气象历史同期资料,重点分析云南省基于高原地壳大幅隆升、深大断裂发育,地震灾害易发,普遍山高坡陡、岩石破碎,风化土层广泛分布的地质环境特征,以及现有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机制、成灾模式,并结合2024年全省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和近年来重大工程活动区影响,预测2024年全省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依然严峻,局部地区危害程度可能超过近年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