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不久,我们就不用再为下雨屋面漏雨和下水道返水而担心了。”家住舒城老粮食局小区的住户,最近对自己居住的窘迫环境将得到改造,有了新的盼头。舒城县老粮食局小区共计有51户居民,很多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因为可以“随便进”,安徽舒城县政府大院最近在网上火了,网友们纷纷点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近期安徽“掌上六安”新媒体发布了一段短视频,介绍了舒城县政府大院可以随便进出,无需门卡,停车还不收费,包括外卖小哥、附近群众等都可以随意进出,机关食堂也是对外开放的,而且家格内外统一。
尚伟民经常在舒城县城关镇一带送外卖。中午12点前后,要是没有接单,刚好又在县政府附近,他就会来政府大院内的机关食堂吃个饭,有时还会带走一袋馒头,“5块钱10个,图卫生、省事、有嚼劲。”11月19日,他隔了好多天再来政府大院吃饭,发觉用餐的人“好像变多了”。
今年以来,舒城县城关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新千万工程”实施,笃定打造“三色舒城”目标,力求把“愿景图”变成惠民“实景图”。建好县城,实现幸福生活“更红火”今年以来,城关镇积极稳妥实施今年县城区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项目实施工作保障。
大皖新闻讯 因为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舒城县政府大院近日在网上突然“火了”,六安当地新媒体11月15日也发布了视频“报料”。舒城一位市民说“从我们有印象记事的时候,大门永远是敞开的”。那么,舒城县政府大院究竟是什么时候对外开放、让市民随意进出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李翔在安徽省六安市的舒城县,有这样一个政府大院:这里没有高墙和门禁,市民可以自由穿梭,随意停车,甚至机关食堂也向周边居民敞开了大门。这种“开放”政策不仅让政府大院成为便民场所,也使这个小城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甚至院内食堂也成了市民打卡的网红地。
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火了。11月17日,安徽六安市舒城县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县政府大院一直是开放状态,可以进来停车、用卫生间,也有周边居民来买饭,但因空间有限不能当永久停车场,食堂也不正式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努力在“管”与“放”之间实现平衡,是地方政府管理智慧的体现。茶余饭后,可以顺便溜达到县政府门前逛逛夜市?近日,这一颇具“反差感”的场景引发热议。据安徽日报客户端报道,绩溪县政府门口有个夜市,一到晚上便摊贩云集、熙来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