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报报道,5月16日,有博主反映在江苏连云港海鲜市场揭露“鬼秤”被商贩围堵抢夺手机一事引发广泛关注。17日上午最新消息,涉事商贩已被市场主办方清理出场。连日来,#市监局回应连云港海鲜市场事件# #连云港鬼秤商贩已被清出市场#等多个话题相继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热议。
“鬼秤”是指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子秤,常被不法商家用于“一键增重”。《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废旧金属回收站行业,出现了一种变相“鬼秤”,只需对着地磅点击遥控器,就能让磅上原本货车上的货物瞬间减重。这让一些回收人员发现“商机”,并从中谋取私利。
近期,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在集贸市场中的卤菜、禽类、水产、水果等摊位,较易出现作弊秤(俗称“鬼秤”)。目前,市面上常见电子秤的显示界面通常有重量、单价、金额三项窗口,购物称重时,输入单价,各项数据一并显示出来,方便快捷。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日前,连云港海州区某市场商户使用“鬼秤”的行为引发舆论热议。很多网友在网上陈述自己在购买农副产品时遇到的“缺斤少两”的遭遇。舆论持续发酵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此次事件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对此类“鬼秤”问题开展综合整治。
又有“鬼秤”实锤了!4月28日,青岛市市南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称,接到自媒体创作者“B太”举报后,目前在青岛市小港水产品市场排查出问题秤具6台,已检定为不合格秤具3台,其他3台正在检定中,后续将根据检定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突然想起上周末,我去逛街的买了水果,买个3个苹果,四根香蕉,花了13元钱。 有人觉得这是不是有些便宜呀,是的,这里是新疆,物美价廉,货真价实。 然后我又想起前几天和陕西的朋友聊起他卖水果的事情,他说有一天他去超市,买了4颗苹果,花了25元钱。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电子计价秤是一种操作简便、称量准确的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但有的消费者却发现,去市场买东西时,自己已经很仔细地盯着商家的电子秤称量物品了,可回家一复秤,还是缺斤少两,有的偏差还挺多。
如果你去市场买菜,会关注菜的重量吗?恐怕不少人心里没有这根弦,基本上是店家报个价格,扫码付款提着菜就走人。“潇洒”的方式,其实是对店家的放心,相信不会短斤少两。然而,这种信任感,被一些“鬼秤”亵渎了。近日,一网红博主发布视频曝光大连海鲜市场存在“鬼秤”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来源:【宁夏日报】“计量”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当中最常接触到的计量器具,当数农贸市场、超市、路边水果摊常用的“电子秤”。6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该厅投诉举报中心近期接到关于电子秤的投诉。消费者马女士反映,在水果店购买的榴梿,经营者称重时显示5.
近段时间以来,因“狂飙兄弟”在连云港海鲜蔬菜直销市场购物的惊险遭遇,“鬼秤”问题进入公众视野。如何对其进行治理,各地都在探索和出招。最新贡献妙招的地方是四川乐山,当地规定:商户使用作弊秤,将被贴“黄牌”警告。此后就有两家使用“作弊秤”的商户被贴上了“黄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针对“缺斤短两”“鬼秤”(也叫作弊秤,指被做了手脚,称重显示与实际重量存在偏差的秤)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完成了对部门规章《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修订,并出台了《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两项
央广网大连4月25日消息(记者 于芳菲 王松)作弊电子秤,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鬼秤”,是指经非法改装的电子秤。这类电子秤可显示虚假物重,通过简单操作又能恢复正常。随着作弊手段的变化,查获疑似作弊电子秤后,如何破译密码成为完成检测鉴定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