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莫过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具有版权?6月16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第二届版权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东湖论坛上,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曹新明表示,某些人工智能生成物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输入关键词即可生成视频,且视频可实现多角度镜头切换,如今,AI生成视频正在成为新的风潮,但争议和侵权也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在全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一审判决生效后,全国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也将在5月15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首次开庭审理。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网络投票近日已启动,49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在网上进行展示,并接受社会公众投票。
郭德纲讲英文段子,爱玛·沃特森、泰勒·斯威夫特中文流利......近日,抖音、B站等平台出现了大量AI生成的明星语言翻译视频。视频中的人物使用中英文表达自然真实,音色几乎匹配本人,口型和字幕同步,没有译制片腔调。
近日,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呼吁观众走进电影院,亲身体验大屏幕带来的视听盛宴,而非仅通过手机快速浏览电影解说。张艺谋认为,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与沉浸感是线上无法替代的,“我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我还是很希望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你最好别在手机上看,你最好别看那个三分钟介绍。
来源:【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龙浩东)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我国迅速普及,赋能千行百业。这其中,AI一键剪片成为一些自媒体创作内容的重要手段。当AI遇上一键剪片,是创新还是侵权?
现在不少视频里会使用AI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声音,随着AI技术的普及,只要提取一个人足够的声音样本,就能“克隆”出他的声音,制作出AI人声产品。技术的更新也给声音权益的保护带来挑战。今天来关注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本案4月23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全国首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AI生成视频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新型商业场景和趋势,引发了全民创作的狂欢。“西游记师徒四人大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甄嬛举枪狙击四郎”,包括2025年春节档热门电影也被魔改……各类AI魔改视频在网络上层出不穷,频频挑战版权“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