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期间,遵义市中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接到了护理出诊订单,为病人更换留置胃管,这是该患者第二次下单。80多岁的杨奶奶家住遵义,她是一名失能患者,日常生活中无法自己翻身更换体位,更棘手的是,由于长期卧床,进食全部依靠胃管鼻饲流质饮食,而留置胃管须每月更换一次。
2023年,遵义市中医院以党建引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准绳,以提升医院中医综合诊疗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注重取长补短、均衡发展,持续做好医院医教研防及科室间发展的保障支持,持续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关系,抓好疫情救治工作,统筹推进医院及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群众
5月9日,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遵义市中医院举办“5·12”护士节庆祝表彰大会。遵义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文娟代表医院向全院护理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向受到表彰的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日,遵义市中医院应用ECMO技术(人工体外膜肺)搭建生命之桥,创造“心”奇迹,成功救治一名重症多发伤患者。该病例是贵州省中医系统医院首例独立完成ECMO技术应用救治成功案例。据悉,患者文某某,年仅26岁,于5月5日凌晨因严重多发伤被送入遵义市中医院。
5月31日,记者从遵义市中医院获悉,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遵义市中医院特别推出了一系列适合盛夏饮用的中药养生茶饮,旨在帮助市民朋友们消暑养生,提高身体免疫力。此次推出的茶饮有经典的酸梅汤和梨桑饮,以及其他多种根据个人体质定制的代茶饮。
1月25日至27日,受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由15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在遵义市中医院开展了三甲复审现场评审工作。会议现场,遵义市中医院相关负责人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医院相关情况、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打算。
2月3日,遵义市中医院2023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新蒲院区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全省中医药局长会议精神,并对新一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该医院搬迁新院三周年,更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节点年。
为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让中医中药惠及千家万户,遵义市中医院特设药膳堂,药膳堂根据四时养身需求及中医名方,精心研制推出了“百方·本草”系列中药茶饮,涵盖美容养颜、养心安神、健脾除湿、滋养肝肾、活血降脂等10款茶饮,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身需求。
近日,由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2024年贵州技能大赛——贵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获奖名单公示,遵义市中医院团委组织申报的《基于展肩悬蹲法练功设计的冻结肩锻炼器:工具研发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研发创新类银奖。
遵义市中医院针灸科创建于2013年,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2019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2020年被评为贵州省针灸医疗质控中心委员会委员单位,现为“王文远国家级创新技术平衡针灸传承工作室”。
为进一步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近日,新蒲新区新蒲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遵义市中医院,在新蒲街道中桥村举行了以“义诊进乡村,健康到农家”为主题的健康义诊活动。
12月28日,由遵义市中医药学会主办,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遵义市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肺部中西医结合诊治能力提升学术会议在遵义市中医院新蒲院区举行。肺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
进入秋冬季后,气温较低、温差变化剧烈容易诱发脑卒中,为有效推进卒中早期预防、诊治和康复工作,近日,遵义市妇幼保健院、遵义市中医院联合礼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新蒲新区同心社区开展“世界卒中日”义诊及健康科普宣传活动。
近日,新蒲新区又一批公交站牌升级换新,临时站牌改换为标准站牌。“以前是临时站牌,要去一个地方,都不知道该坐哪趟公交合适。现在好了,站牌上都写得有了,下雨的时候还可以避雨,还可以坐着等车来,方便了不少。”正在遵义市中医院(新蒲院区)公交站等车的徐先生对此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