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近年来,这些五花八门的词汇已经成为城投融资中介费的代名词。而随着监管治理和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城投违规违法收取融资中介费的现象逐步得到治理。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查处违规违法收取城投融资中介费的个案是国有企业平台治理的前奏。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定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就是城投公司,是指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通过财政拨付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本期债券发行人在融资平台名单内,投资人需书面确认并回复”、“本期债券发行人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各投资人、分销商均需明确已知晓”——这是近期城投债在发行过程中,投资机构在投标时收到的两类不同确认信息。
从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再到中央财经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等系列重磅会议和政策明确定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意味着2022年将是一个基建大年,作为基建项目重要的资金来源,2022年的政信业务也将迎来高峰。
“城投”公司全称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是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政府投资融资的一个平台,起源于1991年的上海,后发展至全国,本质上承担部分的政府职能,是一种特殊市场经营体,且绝大多数是不具有盈利能力的,编制属于事业单位,并且属于国资委独立控股。
从2月份离开工地,到今天已经5个月了,入职城投也已有4个月的时间,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城投怎么样。城投是地方国企,负责各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运营,以及参与部分市场竞争,对地方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像自来水、热力公司、医药、物业、公共交通等等都和城投公司分不开。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开始出现“某信托-城投债项目”的产品。一位城投公司融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新兴产品并非以往的政信类信托产品,即信托以非标的形式将募集资金投向城投平台,而是信托资金投向城投债,继而实现“非标转标”。
城投公司或者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中国经济中一个特殊但又极为重要的角色。在1998 年,芜湖市就存在这样的窘境,但其与国家开发银行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路径: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将6 个基础设施项目打包,以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质押,由芜湖市财政部门提供还款承诺的方式进行增信,以“打捆借款”的形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10 年期10.8 亿元的借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