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曾怡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自然主题非遗彩灯展、“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夜宿活动、藏品故事会……11项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近日“入驻”国家自然博物馆,带来为期一个月的“博物馆之夜”活动。
国庆假期,国家自然博物馆新展“桂地寻龙——广西恐龙动物群特展”迎来参观热潮。70余件珍贵展品亮相,带领观众走进远古广西,感受恐龙作为往昔地球“主人”的风采。步入展厅,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长达十几米的扶绥中国上龙骨架。“这个骨架其实只有3颗牙齿是真的化石,其余部分都是模型。
距今1亿年左右的白垩纪中期,恐龙是我们这颗蔚蓝星球上的统治者。地处中国东南的浙江省,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蕴藏了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今天(7月10日)上午,扬州博物馆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龙行浙里——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
近日,在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遇见博物馆在朝阳大悦城举办“遇见博物 悦动朝阳”博物馆进商圈活动。该活动融合了展览、市集活动,为商圈消费者带来文化与艺术的体验,有效激活文旅消费,为城市生活注入文化活力。
暑假期间,各地博物馆游等文化游也持续升温。北京:500多件古生物化石标本集中亮相在昨天(13日),“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北京开展,500多件珍贵古生物化石标本集中亮相。这500多件珍贵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龙、翼龙、鸟类、昆虫化石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天上午,“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开幕。展览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汇集500余件珍贵古生物化石,包含300多件史前生物,更有数十种尚未研究的新物种首次面向公众展示。
▲广西博物馆举办的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迎来大批游客。记者梁枫 摄▲市民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聆听解说,感受广西民族文化魅力。记者黄维业 摄▲市民在南宁市博物馆参观“邕容华桂——古代南宁历史陈列”,了解南宁历史文化。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杨春燕、舒克里)今年夏天,在北京798艺术区遇见博物馆进行全球首展的“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社交平台上成了北京“遛娃的好去处”,科学和艺术的交融,为大小恐龙迷们带来了一场亿万年前地球生命摇篮的穿越之旅。
中新社成都2月2日电 题:中国多地博物馆上演“寻龙记”作者 陈选斌 岳依桐从“龙源起”“龙演变”再到最后的“龙文化”展陈单元,对于生肖属龙的康玉潇而言,在四川博物院的“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感受不同历史时期龙形象的演变、创新,是这位文博专业学子送给自己的新春礼物。
近日,“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迎来了全球首展,展览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汇集了超500件珍贵古生物化石,包含300多件罕见史前生物,更有数十种尚未研究的新物种首次面向公众展示,展品跨越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大纪元,从史前巨兽到沧海蜉蝣
这个暑期,文博场馆里人头攒动,热度持续。面对受众的需求,很多博物馆纷纷延长营业时间,取消闭馆日,和观众们双向奔赴。走进博物馆,一起感受文化气息。北京:延长开放时间 活动精彩纷呈在北京,多家文博场馆选择适时延长开放时间,进入“超长待机”模式。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各地博物馆游热度延续,主题特展、数字艺术展、非遗精品展等多种类型的展览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走进北京遇见博物馆,仿佛回到了恐龙时代。精美的恐龙化石、逼真的复原模型,加上独特的互动体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横跨亿万年的科普盛宴。
巧夺天工的德化白瓷,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珍贵戏衣,“二次元”喜爱的航海王动画展……正值暑期,京城迎来艺术展览的井喷,从名家大师的经典作品,到非遗项目的展示与体验,再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动漫IP展览,丰富的展览类型满足了游客的多元文化需求,也带动文旅消费持续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