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网红星新闻网3月16日讯 科勒回应:我们向广大消费者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们高度重视晚会中提及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展开整改工作。目前已安排相关门店连夜拆除该摄像设备,个别无法连夜拆除的摄像设备做断电下线处理,同时督促供应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妥善处理。
3月15日晚,央视2021“3·15”晚会曝光人脸识别滥用、招聘平台简历贩卖乱象、“瘦肉精羊肉”问题、虚假医疗广告等诸多案例。曝光的案例的后续如何?被点名的相关企业作出了哪些回应?相关监管部门又如何处理?《消费者报道》对此进行了梳理。
昨天晚上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不少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其中科勒卫浴、宝马4S店等在门店内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人脸信息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以下视频来源于央视财经报道发出后相关企业也进行了回应整改这些企业在厦门门店情况如何?
昨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科勒门店安装摄像头抓取人脸信息,以及UC、360搜索等平台发布无资质虚假医药广告等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今天,科勒发布声明,向广大消费者致歉,并连夜对门店摄像设备进行了拆除。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多家知名企业被曝监控摄像头违规采集人脸信息,科勒卫浴、宝马、Max Mara均在列。记者暗访科勒卫浴,发现有了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一旦顾客进入科勒卫浴门店,人脸信息就会被捕捉、记录,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科勒卫浴都会知道。
今年,上海开展了“亮剑浦江·2024”消费领域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明确提出公共场所“不刷脸为原则、刷脸为例外”的攻坚目标。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叫好之声。近年来,刷脸支付、刷脸开门、刷脸进站等随处可见,伴随的却是社会公众对这一现象愈发不满,可谓“天下苦‘刷脸’久矣”。
领手纸、买饮料、刷门禁,为啥都要“刷脸”?把消费者的脸“刷”走后,那些隐藏在摄像头后“不露脸”的企业,究竟要拿去派什么用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常碰到“刷脸”的烦恼?有没有对“刷脸”的安全隐患感到忧虑?
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网信办8月8日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从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可能侵害他人隐私的场所等作出要求,同时针对人脸识别技术远距离、无感式辨识等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