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夜晚,或是忙碌的白天,你是否曾感受到心脏突然“偷停”了一下,随后又猛烈地跳动?这种突如其来的心脏搏动,医学上称之为“早搏”,也称作过早搏动。早搏现象细剖为房性早搏(房早)与室性早搏(室早)两大类别,均作为心脏节律异常的重要指示信号。
女,56岁,图1-图6是动态心电图片段。图1心电图分析:P波规律出现,在I、II、III、aVF及胸导联直立向上,avR倒置,PR间期大于0.2s,心房率约60bpm,所以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阻滞。
心电图分析: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QRS波群时间≥0.12s,V1-V3导联呈rS波,I、avL、V4-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由此判定其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R6-R8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aVL呈QS型(缺病史资料,需结合普通心电图排除陈旧性心梗)。
早搏,全称过早搏动,也叫期前收缩,是常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中最为多见的心律失常。我们都知道,人的心脏在规律的、不间断的搏动,即心房和心室不停地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心脏的这种规律搏动依赖于心脏的电激动过程,而电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发出命令后,沿特化的心脏传导系统下传,引起心房和心室的兴奋和收缩。
R5、R6宽大畸形提前出现,联律间期约0.5s,其前后无相关P波,伴完全代偿间歇,考虑是室性早搏。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干扰、隐匿传导,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者,可有明显的P’R间期延长或心室漏搏、房室传导比例2: 1, 3:1, 4:1,或3:2, 4:3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