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荔枝、观美景、品美味、齐欢歌……6月17日上午屏边荔枝(妃子笑)采摘体验月在屏边县荔源村国安荔枝基地举行开园仪式屏边以“荔”为媒邀请各界人士实地考察荔枝产业进一步拓宽和优化产销渠道不断跑出荔枝产业发展“加速度”在庄重的祈福仪式后,精彩的苗族舞蹈《苗韵珠链》《芦笙踩堂》拉开了开园
屏边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绿色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兼顾生态与生计、增绿与增收齐头并进,千里引进“妃子笑”荔枝种植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好路子,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两山”理论转化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屏边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原则,将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立足屏边立体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屏边荔枝为主的种植业“十百千”工程,规划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南
果农在云南省屏边县湾塘乡米坡荔枝基地采摘荔枝(6月21日摄)。 近日,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各乡镇的荔枝陆续成熟,果农纷纷抢抓农时进行采摘、销售。据了解,屏边县累计种植荔枝4.8万亩,发展荔枝种植户2907户,2022年荔枝鲜果产量1.4万吨,产值2.
来源:【云新闻】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把荔枝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南溪河谷荔枝庄园经济带。经过多年努力,屏边荔枝声名鹊起,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春节刚过,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南溪河谷边上,万亩荔枝园犹如一枚枚大地指纹,绿意延绵。在大好春光里,果农们辛勤耕耘在田间地头荔枝林下,播下满园的希望,共同守望着三月的荔枝红。蜂农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等待采屏边春天的第一口荔枝蜜。屏边县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云南省第一。
荒山变果林,陡坡挂红果。在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乡阿碑村,连片的荔枝进入盛果期,娇艳欲滴地挂在枝头,等待采摘。种植户刘文生正在果林间检查荔枝品质,20多年前,他的父亲刘保荣作为“开荒第一代”,在米坡荔枝基地种下了荔枝树苗,长成了今天的连片“妃子笑”林。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立足生态和气候资源优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枇杷产业,自2014年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发展枇杷种植面积达4.3万亩,盘活“枇杷经济”,拓宽乡村“致富路”。
眼下正值荔枝丰收时节在屏边县湾塘乡阿碑村委会米坡基地放眼望去一串串果实饱满外皮泛红的“妃子笑”荔枝挂满枝头千余名村民在基地中忙碌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产业振兴画卷作风好,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美屏边荔枝产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屏边县在常态化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
8月6日,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荔枝产业科技特派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科服务团等项目支撑下,屏边桂味荔枝现场品鉴与产业发展座谈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召开。会议由云南省荔枝科技特派团团长张惠云副研究员主持。
开栏词红河州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多元的自然风光,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给地名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它们不仅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地理、人文的认识,也隐藏着许多源远流长的历史信息和红色印记。探寻地名,有助于读懂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