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新闻】连续七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并成为首个“冠军”企业数量破百城市,宁波制造何以炼就如此深厚的功底?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12与12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精准对接服务活动暨深交所单项冠军企业指数发布仪式在宁波举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亚丽 王凯艺 通讯员 随书婉主办方供图。12月30日,记者从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获悉,浙江1.2万余家企业数字化水平跃升至1.0,提前一年实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目标。
潮新闻 记者 王凯艺连日来,杭州“六小龙”震动全球科技圈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六小龙”,谁不爱?借着“何以杭州”的追问,国内不少城市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省和反思。对同为浙江“双子星”的宁波而言,引发的思考可能更为深刻和宏远。
原标题:“三驾马车”发力 宁波前4个月工业商贸持续“飘红”东部新城。资料图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文宇5月2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前4个月,宁波“三驾马车”持续发力,换来经济数据的持续飘红。从工业来看——工业生产加快回升,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工业城市格局再一次改变。上半年各城市的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发布,工业指标出现分化。第二产业大致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占比更大。文章封面图由AI生成如果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指标,可以发现,去年底的工业十强城市在上半年迎来了新调整:1.上海被苏州超越,广州被宁波超越。2.
殷聪12月12日,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精准对接服务活动暨深交所单项冠军企业指数发布仪式上,《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份年度“体检报告”,详细解析了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特征、区域特征以及行业特征。
来源:经济日报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传感器生产车间。 李 越 摄近年来,锚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可穿戴、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元应用场景,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培育发展力传感器产业。这是一种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传感器细分产业。
图为宁波江北高新区。(资料图片)连日来,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硬化膜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数名身着无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对设备操作面板进行调节,经过涂料配制、涂布、贴膜、分切4道工序,一张张硬化膜被激光切割机缓缓“吐”了出来。
潮新闻 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金励君 乐骁立11月1日下午,在第四届中国(宁波)软件峰会上,软件人才创新基地、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宁波公司等平台签约落户,一批本地优秀软件企业及软件产品、优秀程序员等集中受到表彰……以硬件制造见长的宁波,展示了对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速形成产业
编者按:过去一年,长三角展现出区域经济的韧性活力和“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展望2025,21世纪经济报道在岁末年初之际推出特别专题,从城市、产业和数据等多方面,深度剖析长三角发展新动力,助力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全国排名第五 宁波制造产值、增加值何以实现突破以江丰电子为龙头,余姚市半导体溅射靶材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甬派客户端记者殷聪工业增加值7067亿元,首破7000亿元大关,与上年度相比增长7.5%,全国排名前进一位,拉动GDP三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
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春节刚过,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的产线又忙碌起来。“减速器是机器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我们聚焦新型底层传动技术潜心研发,关节减速器精度、寿命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与多家头部厂商达成了合作。
张正伟、张文宇、陈巧云工业生产加快回升、有效投资规模扩大、商品贸易增势较好……2024年以来,宁波市着力打好强创新、扩投资、促消费、拓市场、兴主体等“组合拳”,经济运行延续稳进向好态势。5月21日,宁波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4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潮新闻 见习记者 王妍妍 记者 应磊 通讯员 陈巧云1月21日,记者从宁波市统计局处获悉,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147.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20.1%,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1.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