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编者的话: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为养老机器人这一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养老机器人的用途在哪?
来源:环球网 人口加速老龄化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近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称,到本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作者:黄健元 刘驾云(分别系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和博士生)人口老龄化与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是当前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暴露出诸多不足,如照护资源匮乏、医疗服务不均衡、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等。已有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有助于克服养老难题。
本报记者 郭冀川 张芗逸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作为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银发经济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养老产业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燕山地区积极搭建三级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经营主体,养老设施日臻完善,银发经济‘主引擎’动力强劲,并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国养老协会国际峰会上,燕山民政分局局长虎国金讲述了养老服务的当地模式。
评论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养老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意味着未来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将更加规范化。养老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们不仅能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服务资源紧张的问题。
参观者在上海外滩大会体验智能健康E站一体机。王 初摄(人民视觉)江苏省常州市荷花池街道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内,老人和智能机器人聊天。陆士卿摄(人民视觉)一位老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神华康城社区“邻里食堂”使用智能积分刷卡器用餐。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如何赋能养老产业引人关注。目前,已有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7亿人,占总人口的15.4%。养老正在成为普遍而重大的社会关切。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来源:【闪电新闻】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养老问题一直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老龄化加剧,这一问题愈发紧迫。
“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五年左右进入家庭。”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相关访谈一经播出,旋即引来广泛关注。关注背后,是迅速崛起的需求。
养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还有多远?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五年左右进入家庭资料图:人形机器人在采集数据中新经纬 薛宇飞摄机器人养老要成现实了?
以前在仿制药行业工作,市场环境较差,感觉已是夕阳西下,目前已经辞去药企的工作。如今非常看好养老行业的前景,围绕老年产业的各种服务应该很有未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养老行业的相关经验,如何切入这个行业是个难题,不知如何开始,不知从哪里下手,思绪比较乱,请大家指点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