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12月29日,以“核力启航 聚变未来”为主题的可控核聚变未来产业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同步发布。
继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人造太阳HL-3装置之后,成都又将迎来一台新的人造太阳!2025年2月19日,在四川成都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首家直线型可控核聚变公司,同时也是四川首家可控核聚变公司——瀚海聚能,举行了聚变装置基地改建工程启动仪式。
来源:【天府融媒】1月22日,由四川大科学装置开放合作联合会主办,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共同承办的四川大科学装置创新成果发布会暨联合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6项四川大科学装置成果。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聚变公司”)的组建有了新进展。2月28日,中国核电(601985)、浙能电力(600023)同步宣布拟对其进行增资。两家公司提示风险称,投资聚变公司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新华社图3月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震荡拉升,中国核建(601611)、联创光电(600363)、永鼎股份(600105)、合锻智能(603011)等多股涨停,国光电气(688776)收涨13.
新华社成都12月4日电(记者谢佼、张超群)实时监控大屏上一道电光闪过,稍作间歇又是一道,频繁闪烁……在成都西南角,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4日正式建成放电,标志我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HL-2M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
近期,各国在不同方向上均有突破性进展:中国:技术全面突破,工程化加速。EAST装置亿度千秒运行:2025年1月20日,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中新网成都12月29日电 (记者 刘忠俊)12月29日,由中核集团牵头,联合24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在四川成都宣布成立,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正式揭牌,现场还发布了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揭牌仪式现场。
本篇文章约870字,阅读需要3分钟“我们将立足天府新区,强化技术策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双轮驱动,打造世界聚变技术和产业高地。”在12月16日召开的四川天府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叶,就天府新区聚变产业发展前景和成果转化应用作交流发言时如是说。
题:久久为功谋未来——科技创新一线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