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鸣三响迎客炮,再听芦笙震山响。镇远报京古称“京挡洞”,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城39公里的山区,是北侗地区最具侗族特点的村寨,尤以“三月三”为最隆重的节日。盛会现场,千余名侗族同胞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传统节日。“远方的客人快来尝尝我们自家酿的小米酒。
本报讯(徐世钊)笔者在镇远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镇远将举办贵州镇远报京三月三讨葱文化节,现已经成立了镇远县“贵州·镇远报京三月三讨葱文化节”筹备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活动策划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组、环境整治组等八个工作组,各工作组正在进行活动的筹备工作。
自去年报京大寨遭遇寨火后,一直受到外界广泛关注,时隔一年,镇远县对大寨重建进行整体规划,将报京大寨按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民族传统村寨。截至去年底,重建房屋222栋276户,人均建筑面积约34平方米。受灾群众已于2015年春节全部乔迁新居。
百年报京·美丽重生。4月21日,镇远报京三月三讨葱文化节在报京大寨隆重举办,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一杯杯醇厚的米酒,一声声诚挚的感谢,一栋栋新楼房,一排排新路灯,一件件新衣裳,节日的喜庆味道溢满了报京大寨。
在贵州镇远,有一座具有360多年历史的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俗为一体的侗族大寨,也是镇远县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民族风情点和黔东南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报京侗寨因国家级“非遗”“三月三”民俗活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而彰显“魅力侗寨”之美。
2024年11月22日—11月30日,在海南三亚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中,贵州省代表队带来的“打鼓芦笙板凳拳舞”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评委的高度评价。
今年以来,镇远县报京乡突出以党建为引领,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载体,以报京乡“五个一线”工作法为抓手,通过“四聚焦”奋力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新画卷。聚焦产业发展 实现富在农家牢记“国之大者”,落实党政同责,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今年秋冬粮食种植总面积1.
追哪种潮流?才配得上贵州的多彩。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光明网主办的“多彩民族有多彩”网络主题活动联动直播即将在4月22日开播。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接力直播。
来源:【未来网】4月24日,202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报京“三月三”“侗韵报京 情定终身”民俗文化节文艺晚会在黔东南报京侗寨举办,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精心准备歌舞,把高质量的文艺精品奉献给百姓,以文艺光芒点亮报京夜空。
(侗族少女)4月9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当天,2016年镇远报京“三月三”讨葱文化节隆重举行。(莫嘎树下唱情歌)节日为期一天,上演的活动有寨门迎宾、侗家长桌宴、莫嘎树下对情歌、捞鱼虾、讨葱定情等,神秘、古朴而精彩。
在贵州,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我们贵州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喝水就会喝酒”。最特别的是,这些赛事并不是由某个主办方发起,纯粹是靠当地村民主动、自发地聚集起来的盛会,村超上那些充满烟火气的热热闹闹的场景,就是贵州这种过节氛围的真实写照。
镇远报京“三月三”讨葱文化节将于4月21日举办,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尤其牵动着报京大寨侗族同胞的心。2015年4月13日中午,春光融融,笔者走进报京大寨。眼前是一排排整洁亮丽的新房,宽阔平坦的石板路纵横交错。报京大寨重建扫尾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迎接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到来。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和少数民族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根据初步监测,假期前三日,黔东南州接待游客281.21万人次。 其中作为重点监测景点之一的镇远古城景区在假期前三日,接待游客11.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90.89万元。
位于贵州黔东南的镇远县自古有“黔东门户”之称,建县超过2200年,旅游资源丰富,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镇远古城。主办方供图佛山“西甲”镇远之夜,来自镇远县的贵客们为球迷朋友带来了当地特色表演。
春 季苗族姊妹节 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地区,节日中男女青年游方、吃姊妹饭。苗族亚鲁王节 农历四月初八,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节日中唱诵苗族史诗“亚鲁王”。苗族跳花节 农历四月初八,六盘水市钟山区,节日中跳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