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以说,礼仪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古人在社交场合的润滑剂,更是维系社会伦理纲常的规矩和方圆。笔者近日读到同济大学哲学系曾亦教授的新著《古人的日常礼仪》,深感此书值得细细品读。
出处:1 出自:《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故事:话说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孔子老子庄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各家名士竞相角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一篇传世佳作,全文辞藻华美、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因滕王李元婴得名。高宗时期,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有如一座活的基因库,既封存着先民观天察地的智慧密码,又暗涌着语言自我更新的生命律动。 上一期,我们一同探索了“不可貌相的成语”,本期我们将带大家进入一个更加奇妙的成语天地——“180°大反转”的成语。
【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释义】倨,傲慢。恭,恭敬。指先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见风使舵,见机行事的小人丑态。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字季子。苏秦虽出身寒门,却胸有大志。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鞠,形声会意字,读作jū。异体字有䪕,毱,陱,踘,毩。本义装满米粒的皮球。 一、字的来源 鞠,尚未发现甲骨文、金文字形。最早的鞠字是战国时期的陶文。鞠,由革和匊[jú]构成。革,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似一张撑开的兽皮,本义去毛并加工过的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