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今年34岁的陈扬是头顶着基本国策出生的,是“优生优育”的产物,是墙上标语“只生一个好”的那“一个”。她享有父母全部的爱和投入,5岁学舞蹈,10岁学钢琴,她在家庭的托举下完成“向上流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第1183期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负重”今年34岁的陈扬是头顶着基本国策出生的,是“优生优育”的产物,是墙上标语“只生一个好”的那“一个”。 她享有父母全部的爱和投入,5岁学舞蹈,10岁学钢琴,她在家庭的托举下完成“向上流动”。
独生子女是国家的政策和家庭因素的产物。而对于独生子女,有的家庭过于溺爱或是没有很好的进行开导,则可能会导致许多心理障碍发生,那么具体有哪些心理障碍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孤僻心理表现为少言寡语,独来独往,极少与人交流,喜欢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厌烦别人打扰,常常独处。
就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的独生子女制度,在一次访谈上,作为收藏家和古董鉴赏家的马未都受邀评价中国的子女教育制度,其中便提到了独生子女制,马未都谈及了这个制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说到独一代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不仅与患者的生物环境有关,而且与社会因素、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关,主要的症状表现有被害妄想、幻听、夸大妄想等,造成患者出现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发生自残或伤害他人的情况,给家属的日常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中国的计划生育发生在1982年,当时的政策提倡少生、优生,因此现在看到的独生子女大多都是80后、90后,都已经步入中年,形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独生子女的童年是幸福的,享受着加倍的关爱,拥有着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不懂得现实的残酷。
在中国城乡的街头巷尾,独生子女家庭正经历着一场静默却深刻的代际传承。这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少生优生"的口号重塑了数亿家庭的命运轨迹。当时间的指针划过四十年光阴,那些曾经被政策塑造的"唯一"身份,正在老龄化社会的洪流中显现出复杂的社会图景。
精神病患者,永远是在人们恐惧眼神下绕行的一群人,5月2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了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精神障碍患者达 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 17.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 1%,而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今天打车去接明年参加高考的女儿放学,和出租车司机聊起了如今学生的学业压力,话题转到学生患抑郁症上。原来,司机师傅唯一的侄女(他弟弟的独生女儿)从小就是学霸,而且是霸中霸,一直霸到高中,一天24小时,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余时间都是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