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题之前,先看下如何衡量胖瘦:医生采用“体质指数”来判定体重是偏低、正常、超重还是肥胖。当自查BMI不小于28时,就应该引起警惕,因为肥胖会影响寿命,还会增加Ⅱ型糖尿病、胆固醇代谢异常、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痛风、肾结石、不孕不育、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权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发布了一篇重磅文章,文章证明肥胖和十余类肿瘤有密切关系,肥胖可显著增加肿瘤的发病率。衡量肥胖的标准主要看BMI和体脂率:BMI 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BMI = 体重 ÷ 身高²。
近日,一项涉及千万人的研究发现:年轻人被诊断为“胖癌”的可能性是父辈们的25倍。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刊发的一项研究已表明,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胃贲门癌和甲状腺癌等。
其中内在因素指的是我们人体的遗传因素,就像身高一样,我们的基因如何编码决定了一个人很大概率上身高能够长到多少,但同时外界后天的影响也对我们身材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个营养不良的人其身高和胖瘦程度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很多年轻人越来越胖。年轻时肥胖并不是好事,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表明,成年早期(18~40岁)超重和肥胖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大、发病年龄更小与18种癌症风险呈正相关。
尽管人们对肥胖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肥胖对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肥胖的确与许多癌症相关,而且也与患癌后的低生存率相关。瑞典哥德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年轻时候肥胖,会在中老年时增加多种癌种的风险,并且越胖患癌后的死亡率越高。
中国正逐渐成为“肥胖”大国,在过去40年中,超重和肥胖人数迅速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人(≥18岁)的超重比例为34.3%,肥胖的比例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超重比例为11.1%,肥胖比例为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
肥胖带给身体的危害,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内分泌失调、容易引发“三高”、加大心脏负担……超重或肥胖不只是身材和外貌的问题,还与身体健康、慢性疾病息息相关,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80万人死于超重或肥胖。
胖,不仅仅会影响你的穿衣打扮。有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指出,身体脂肪过多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瘤和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