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周宪寒冷的冬天,暖宝宝、热水袋等各种取暖神器受到市民朋友的青睐,然而,一旦使用不当,这些取暖设备可能会成为“皮肤杀手”。1月2日,武汉市民刘女士因为贴暖宝宝时间过长,意外被烫伤到医院求诊。
冷空气影响频繁近期广西气温偏低不少朋友变得“冻手冻脚”小太阳、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各种取暖设备成为我们的 “贴心伙伴”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有一种取暖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低温烫伤!为什么会低温烫伤?
【来源:宁波晚报】医生为低温烫伤患者做“清创缝合术”。天越冷,取暖设备的存在感就越强,但一些“取暖神器”却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日,家住鄞州的王女士就因使用暖宝宝不当,导致低温烫伤,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电热毯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后加热电阻丝,产生热量来提高温度。在通电过程中,电热毯确实会产生低频电磁场,但这种电磁辐射的强度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都没有将低频电磁场列为明确的致癌因素。
取暖用品温度虽然不高,但连续接触皮肤时间过长,易发生低温烫伤。近日,黑龙江哈尔滨一女子在网上购买了一双发热鞋垫,刚穿上就感觉到热意,但随后她觉得不对劲,“热得不正常”。女子脱下鞋子后,就看到一股黑烟冒出,仔细一看袜子已被烧焦,脚底也被烫得起泡。
国家应急广播蒸汽眼罩的“热情”稍不注意就会“过了火”1月25日一演员发文称自己因使用蒸汽眼罩导致低温烫伤在文中该名演员透露自己眼睛周围持续发红刺痛甚至开始脱皮对此网友们纷纷评论道也有网友晒出自己被低温烫伤的经历除了蒸汽眼罩下面这些东西也有风险暖宝宝2023年12月25日,江苏无锡
随着济南入冬后的气温持续走低,暖宝宝、热水袋、电取暖器等取暖神器成了市民们寒冬里的得力助手。然而,这些看似方便好用的取暖设备却暗藏“杀机”。近年来,因使用取暖神器不当而导致的低温烫伤案例屡见不鲜。“记得按时敷药,烧伤部位需要定期清洗,以防感染。
来源:【安徽财经网】安徽财经网讯:进入冬季,气温持续下降,各种“取暖神器”陆续登场,特别是电热宝、暖宝宝等因其使用方便、保温效果持久,备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你知道吗?这些“神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让我们的皮肤“很受伤”。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采暖季后,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各种暖宝宝、电热毯、发热器等一系列“取暖神器”出现了。这当中有拿在手里的,有贴在身上的,还有放在身旁发热的,但是使用时的不当操作,造成低温烫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来源:【大河健康报】寒冷来袭,这时候各种“取暖神器”陆续登场,不过,“神器”们虽能带来温暖舒适,一旦使用不当可能让人“很受伤”,以下这四种“取暖招式”你用对了吗?第一招暖宝宝使用暖宝宝是常见的冬季取暖方式。贴上一片,效果明显。不过,如果暖宝宝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