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于顶级孩子来说,我觉得你可以不必考虑地域的影响。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来自武汉大学,这些校训其实都非常的宏大,但是哈工大不一样,哈工大非常的实,定好规矩,持续下功夫,水滴石穿,这和我个人的性格很像,所以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高校。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短短十余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中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高招中国》是2023年中国网推出的视频访谈特别节目,本节目通过对话全国高校招办负责人,介绍该校师资力量、政策变化、培养模式、就业发展、社团活动等,为考生获取最新招生资讯,在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规划未来职业方向等方面提供高效、专属渠道。
102年前,在松花江畔,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中俄工业学校宣告成立,哈工大的百年历史由此开始。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正式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想象一列从南方穿越山丘与沟壑的北上的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继而到沈阳、长春,最后停驻在哈尔滨。像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青年投奔圣地延安一样,一群青年来到遥远的北国,奔赴‘工程师的摇篮’。自此以后,循着这一群青年的理想主义的光芒,一代又一代青年被吸引到这条北上之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