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十哲,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姜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
唐肃宗上元初,姜太公被封为武成王,以历代名将为武庙十哲配于两侧,分别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在这些历朝历代名将中,汉末三国时期就有8人上榜,这8人中,东吴将领独占4人,他们都是谁?
武庙,自古以来就是武将毕生追求的终点,每朝每代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对武庙进行一个名单更替,但是自唐代以来,变化都不太大,北宋时期,对唐代的武庙进行了一个位次的大幅度更新,最典型的就是拔高了张良,在唐代张良只是十哲之一,而且位次也就居中,北宋时期将其升为留侯,仅次于武成王姜尚,也就相当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夷狄是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异族,虽然不属于华夏正统民族,但是毕竟各民族一家亲,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唐宋便将夷狄少数民族的名将列入武庙,以此来表现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民族。
韩信:韩信,字号不详,颍川阳翟人。西汉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韩襄王姬仓庶孙。司马迁:“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内见疑强大,外倚蛮貊以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穷智困,卒赴匈奴,岂不哀哉!”
百家诸子诸子”,指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因“子”是一种尊称,当时的众多学者名流一般都以姓氏或姓名被敬称为“某子”,而其流传的著作又多以名号来命名,所以概括得之谓“诸子”,既指其人,亦指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