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纳安徽安庆商会成立仪式在加纳共和国首都阿克拉举办。唐卫当选为首任会长。安庆市政协主席章松发表视频致辞。章松在致辞中指出,加纳安徽安庆商会正式成立,是旅居加纳的安庆籍乡亲、企业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中加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见证。
一个中国人在非洲闯荡了25年,足迹遍布非洲30多个国家,从一个打工者成长为一位企业家。他,就是《走进非洲》一书的作者赵彦明。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赵彦明向读者们讲述了自己的非洲创业史。赵彦明(中)在非洲。
来源:环球时报 “不去非洲怕非洲,去了非洲爱非洲”,这是我经常和别人说的话。1999年前,我没有想过这辈子会去非洲。和很多人一样,我当时以为非洲贫穷落后,战乱不断。然而机缘巧合,2000年我却去了举目无亲的西非国家加纳,开始自己在非洲的创业历程,一晃就是24年。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题:中国商人与他的20多年非洲创业经历记者 郑莹莹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非洲经济社会理事会及类似组织联盟第四次圆桌会议上,中非代表齐聚一堂。中国商人何烈辉在交流中讲述了他的非洲创业故事。
回国一年多,援非工作历历在目,作为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队长,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医师庄少惠感叹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酸甜苦辣,“我在加纳中加友好医院,亲眼看到在我们的帮助下,医院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向非洲人民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的决心。”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蓬勃发展的非洲被认为是“机遇的蓝海”。在非洲国家,一些中国青年将个人发展与当地人所需结合起来,构筑梦想,默默耕耘。李果和同事在肯尼亚农村推广业务。受访者供图摩托车不是“夕阳产业”在非洲的许多国家,摩托车是主要交通工具。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通讯员 童莉万里山河披锦绣,五洲四海共迎春。2025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值此全球华人共贺新春之际,极目新闻记者连线采访了两位身在非洲的中国员工,与他们聊了聊在项目上欢度春节的体验,以及两位受访者对新一年的期盼。
一个00后小姑娘,大厂辞职去非洲做外贸,就她和她姐两个人,去年半年就做了1000万营收。小姑娘在非洲干外贸,遭到加纳合伙人背叛,不知道钱收了多少回来;本来是老板,结果成了替人打工,胜算无望,又要顶着压力重新开始。
倒计时一天,距离2024年的到来,还有不到24个小时。但对广东援非医生唐小娣而言,与往年比,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却要“迟到”8个小时。这是非洲国家加纳与广州的时差。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唐小娣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加纳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相隔万里,唐小娣对家人十分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