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书法最高境界的一个体现,想要写好很不容易,草书也最见功夫,一笔一画都丝毫马虎不得。就拿当代的国展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入国展,楷书、篆书、隶书相对容易出成绩,凡是较为规范、端正的字迹,都较容易书写出效果,少则一两年,多则有三五年功夫就能写得不错了。
提到草书,我们肯定会想到“狂放”二字,能将草书写得出神入化之人,必定也是不拘泥于礼法、规矩之人,古往今来有不少草书的狂热追寻者,比如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十分喜爱狂草,处处彰显一代伟人的豪迈气势,世人称赞其“可与怀素相比肩”,不仅是说毛主席的草书写得好,也证明怀素在草书上的成就斐然。
李志敏曾总结草书的特点,并说道:“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虽然草书的点画狂逸飞动、奔放诡谲,但它并非随意乱写,而是依据心中情感,于合理法度之内,尽显夸张狂放之态,故而如何拿捏用笔的收放程度,结字的欹正开合等,成为学习草书的一大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