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西端的布列斯特,有一座见证历史沧桑的要塞,曾是无数士兵血战的地方。其中,一位名叫加夫里洛夫的团长,他的故事几乎被时间遗忘,直到一切都在1941年一个冬日的早晨开始发生改变。十年来,加夫里洛夫过着几乎被社会遗忘的生活。
热门电影2010年6月22日,一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合拍摄的电影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举行了首映礼,并且迅速广受好评。这部电影的片名本来该翻译成《布列斯特要塞》,但咱们这边似乎对当年那部《兵临城下》怨念颇深,直接翻译成了《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事实上这两部电影没啥直接关联。
布列斯特要塞,占地约5平方公里,护城河和河道支流环绕四周,从外轮廓上看有几分像一只幽灵猫,要塞内部又被人工水道分割为四个小型岛屿。防弹掩体、狙击阵地、装备了反坦克炮和高射炮的装甲炮塔,这些设施建立在灌木丛后和树下,得到了良好伪装。
1945年4月16日,萨姆韦尔·米纳索维奇·马捷沃相,步兵八十四团共青团委书记,布列斯特要塞的守卫者之一。参与了苏联对于纳粹德国最后的总攻——柏林战役,143盏探照灯与数以千计的炮弹和火箭弹的宏大开场为这场战役奏响了第一段高潮。
围绕这场要塞战斗,人们一直有两个疑问,除了要塞的8000守军,苏军增援部队哪里去了?一战以后,由于布列斯特是白俄罗斯与波兰的重要关口,又是华沙到莫斯科以及前往立陶苑和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交通要道,苏军进一步将这里设为桥头堡。
布列斯特要塞,这是苏联的卫国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也是一个拥有历史的地方。 很久以前,布列斯特还没有被称之为要塞,它是一座老城市。 1830年,俄军在布列斯特老城的基础上修建起了临时的战斗工事。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布列斯特这个地方才开始向一个军事堡垒转变。
9月25日,“布列斯特要塞历史”专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5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呈现了布列斯特要塞180多年的历史,带领观众重回艰苦卓绝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战场。布列斯特要塞是打响苏联卫国战争第一枪的地方。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空袭结束后,惊慌的人群聚集在科布林广场上,高音喇叭中准时播出了早晨六点的新闻:如同往常一样,人们听到了熟悉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农业再次丰收了,工业的产量又超过计划指标了,英国人和德国人在北非打得不可开交,德军飞机再次轰炸了英伦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