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动的陕中战役中,西北军区大荔军分区路东总队依靠人民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冲破“自古华山一条路”的传说,在悬崖峭壁中另辟蹊径登上华山,一举全歼凭借天险负隅顽抗的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和陕西保安第六旅的残部,奏出一曲智取华山的凯歌。
1949年5月20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军长罗元发等率部赶到咸阳渭河北岸强渡渭河,彻底打垮国民党军四十八师、暂编第二旅、陕西保安第一旅等在渭河以南构筑的防线,攻入市区,战斗至中午,解放西安的战斗胜利结束。
原著西北军区创作组集体创作 执笔王宗元/仁萍 改编郭维/纪叶/东方 导演郭维 摄影陈民魂 剪辑严尚华 剧务金保生/赵义虎 服装王烽 布景设计秦威 录音蔡军 布景副设计王桂枝 洗印董鸿翼/陈福庭 照明张海山 场记于清 化装李恩德/王希钟 特技姜亦素/ 张玉珊 音响娜雷 剧务主任纪少岚 作曲陈地/李季达 指挥曹鹏 演奏北影管弦乐队。
【内容提要】一九四九年,我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在我军强大攻势下,一股国民党残匪逃上华山,企图顽抗。
“自古华山一条路”,在出门旅游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时,我们从电视上了解最多的名山大概就是华山了。这当然要感谢1953年拍摄的电影《智取华山》,这部在华山之巅取景实拍的电影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华山的雄姿,也看到了解放华山的艰难,还观赏到了一部惊险的战争电影。
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摄制完成的《智取华山》,生动再现了这一真实战绩,突出表现了解放军指战员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是新中国初期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创作的成功探索,开辟了以惊险样式反映军事斗争的新路子。
1953年1月,电影《智取华山》问世。其实《智取华山》本名为《奇取华山》。当影片在中南海礼堂放映后,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原片名中的“奇”字改为“智”字,更为体现解放军英勇神武、机智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征得毛主席同意后,遂定片名为《智取华山》。
1946年10月,刘吉尧跟随胡景铎将军在陕北横山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此,掀开了他为民族解放奋勇抗战的革命之路,最为荣耀的是他带领侦察小分队,以夜色掩护、爬崖攀壁智取华山北峰的战斗。今天榜样的力量,让我们一起重温他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