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70年修复版 || 影视展播(06)往期精彩:音乐片:《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 影视展播(01) 电影《舞台姐妹》完整版(曹银娣 谢芳 上官云珠)||影视展播(02) 「4K高清」现代京剧电影《沙家浜》|| 影视展播(03) 电影《智取威虎山》-北
然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大京剧院团开始创排革命现代京剧,并且先后创排出了《节振国》、《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等等优秀剧目。
1931年5月1日,在海南琼崖东部乐会县赤赤乡内园村操场上,100多位年滿17岁,未婚,出身贫农,身体健壮,经乡区苏维埃政府推荐,县苏维埃政府,红三团批准的琼崖农家女子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她们是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式女兵连队。
节目演出前,数百名观众在会堂进厅与《红》剧演出海报合影留念,我也在这里与退休多年的单位几位老同事相遇,彼此聊起《红》剧的话题,感触最深就是在家门口圆了几十年在舞台上看中央芭蕾舞团真人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梦。
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十年时间创排出了一些优秀的剧目,像我们熟知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等,这些剧目时至今日都是经典,也是各大京剧院团复排的重要剧目。
芭蕾舞剧我们都知道,这门艺术不是我们本土的艺术,而是属于是引进来的艺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舶来品”,而剧目例如《天鹅湖》等等也都是国外移植过来的剧目,而属于我们自己题材的芭蕾舞剧作品一直没有,而《红色娘子军》的创排就打破了这一现状,所以说这出戏的意义非常不一般。
提起“洪常青”很多人会想到两个版本,一个是王心刚老师的电影版本,一个是刘庆棠老师的芭蕾舞版本。而样板戏中的版本则是刘庆棠老师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当时有两出芭蕾舞剧位列第一批八大样板戏,除了《红色娘子军》之外就是《白毛女》,但是《白毛女》影响力似乎并不如《红色娘子军》。
再之后整个文艺界都开始创排革命现代题材的文艺作品,当时文艺界有八大样板戏这一说法,其中主要指的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出戏。
有一些艺术作品,可能要过几十年之后,我们才更能感受到它的别样魅力。最近两天,我把拍摄于1971的两部现代芭蕾舞剧电影《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又翻出来重温了一遍。53年之后,我愈发惊艳于前辈们的艺术创造。这两部作品,无论音乐、舞蹈、服装、舞美等,都堪称完美。
先请大家欣赏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他,是怎样的身姿挺拔,又是怎样的眉目如画?既有美少年的清雅俊逸,又有革命战士的冷峻刚毅。所谓“英姿勃发少年郎,皎如玉树临风前”,不过如此。此等容貌气质,如今的男明星,又有几个能相比?那么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