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门票,就可以参观价值千亿的全球最大金丝楠木宫殿,这会是真的吗?这是一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建筑,是唯一存世全球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它就是始建于明代的太庙,太庙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里面的一根柱子就值28亿,而太庙里的这种柱子就有68根,价值数千亿。
作为古都北京,名胜古迹众多,但有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却很容易被忽略,除了它自身十分低调,也因其名字很不像是个景点,但它却拥有比故宫金鸾殿还壮观奢华的大殿,不仅尺寸上堪称“天下第一殿”,还有全国最高、最大、最珍贵的金丝楠木柱群,一根估价就几十个亿,连紫禁城里都没有,而这样独一无二的地方门票却只需2元,这就是天安门隔壁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不过在1420年-1924年的五百多年中,它的名字叫“太庙”。
在珍贵的木材中,金丝楠木非常难得,因为它受到法律保护,不能随意砍伐。一般而言,中国的名贵木材大多是红木,质地要坚硬,比如黄花梨木、紫檀木、红酸枝木,这些木材颜色比较深沉,不需要上木漆,保持原色就能压倒一众普通木材。
9月19日拍摄的太庙享殿外景。近日,北京太庙享殿恢复对外开放,吸引不少游客参观。享殿建于明永乐年间,是太庙的主体建筑,游客在殿中可亲身感受其宏大庄严的建筑特点。目前,享殿内正在举办“太庙中轴:太庙历史文化专题展”,从建筑礼制和祭祀文化两个角度,介绍太庙的历史与文化。
宋代庆历五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后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自此名声大噪。其后岳阳楼在历史变迁中几度兴废,现存建筑系清代光绪六年所建,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明代整修或重修就有5次,而至清代则反反复复不断重建修葺多达10余次,最后一次重建甚至将整栋楼给东移了六丈多。
就在上个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它指的是从永定门城楼开始,经正阳门城门和箭楼、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故宫、景山,万宁桥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老城中轴线,再加上分列于轴线两侧的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等北京老城的中心区域。
漫步太庙,聆听历史余韵;会馆品戏,感受光影魅力;寻访天坛,领略古人智慧……9月19日,百余名中外嘉宾参加2024北京文化论坛观摩活动,行走“古都之脊”,品味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一城聚一线,一脉长相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上,颗颗历史明珠,书写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