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会将“肥胖”与“福气”联系到一起,觉得肥胖代表的是一种富贵的现象,唐朝时期以胖为美,体态丰腴是美的象征,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胖了可能会说一句“最近是生活变好了吗?”,而在中国的传统中胖胖的人心态也好,也就是常说的心宽体胖,毕竟我们所信仰的弥勒佛就是挺着大肚子笑容可掬的样子。
1929年10月29日,美国人心中一个挥不去的日子,当日股市大崩盘,随即带来了若干股民破产。然后,美国进入到一个经济快速下降的可怕时期,工厂关门,工人失业,银行破产……美国人在这种痛苦的经历中挣扎了十年,期间还遇上了南部地区严重的干旱及沙尘暴。
“食物沙漠”,或称“食品荒漠”,是指居住地附近没有新鲜食品售卖或这种食品价格极贵的地区。据法新社报道,在美国一些地区,很多穷人仍然生活在“食物沙漠”中,他们的日常饮食主要依赖罐头以及加工食品,水果、蔬菜之类的新鲜食品难以获得。
贫民窟的生活总是投射出一股深沉的灰暗和绝望。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贫民聚集区,数千名无家可归者的生活已经跌落谷底。这里是经济萧条影响最严重受害者的收容所,有短期工,也有破产的农民,甚至有越战战场和“二战”时期的退役军人,他们一直过着外界难以想象的生活。
【侨报网讯】过去十年里,美国低收入群体的饮食质量出现了恶化,而美国富人群体的饮食质量则有所提高。这项新研究第一次以社会经济状况来衡量饮食质量随着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星期一,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该研究的首席作者称,总体上看,美国的饮食质量仍然较差。